科研产出
根系分区灌水对苹果生理功能的影响及控梢促花效应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年生分根盆栽皇家嘎拉苹果为试材,通过全部根系、3/4、2/4、1/4根系体积灌水4种处理研究了根系分区灌水苹果水分状况、光合能力、根系活力等生理变化及对枝叶生长和来年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2/4、3/4根系灌水在整个生育期均能满足植株的水分需求,但仅1/4根系体积灌水在夏秋高温季节不能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求;减小灌水根系体积后,提高了根系活力;叶片Pn、Tr、Gs呈下降趋势,由于Tr较Pn下降幅度大,WUE提高;抑制了枝叶生长,来年开花株率、花序数量、坐果率均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晚熟蟠桃新品种‘瑞蟠21号’
《园艺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蟠21号’系‘幻想’ב瑞蟠4号’杂交育成的极晚熟蟠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发育期为166d,平均单果质量236g。果实扁平形,白肉,硬溶质,味甜,粘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昆虫学相关的“973”计划项目简介
《昆虫知识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简要介绍与昆虫学相关的8个"973"计划项目的研究概况,这8个项目分别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及调控基础的研究、农业重要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农业微生物杀虫防病功能基因的发掘和分子机理研究、绿色化学农药先导结构及作用靶标的发现与研究、家蚕主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保护种质资源的原理与方法、重大农业害虫猖獗危害的机制及可持续控制的研究。
关键词: 害虫 生物安全 外来种 生物防治 绿色化学农药 家蚕 农田生物多样性 “973”计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光处理对扶芳藤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园艺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0、30%、60%、80%)对红脉扶芳藤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光下,扶芳藤光饱和点(606.4μmol·m-2·s-1)和光补偿点(32.6μmol·m-2·s-1)均较低,属耐荫植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一天内Pn总值低于遮光处理,枝叶生长较慢;遮光处理,Pn呈单峰曲线,且高于全光处理;遮光30%~60%下,光合作用较强,蒸腾旺盛,枝叶生长加快,叶片组织结构正常,叶片变薄,比叶质量下降,叶绿素总量增加,叶色浓绿,观赏价值增强,表明一定程度的遮光有利于扶芳藤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土壤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分离于华北、华中和华南3个生态区及法国引进的丛枝菌根真菌为试验菌株,采用三室根箱培养方法,研究了在华北、华中和华南3种典型土壤(褐土、棕壤和红壤)上对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褐土上,BEG14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51和BEG221略微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41、BEG151、BEG168和BEG22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吸氮量;在棕壤上,接种对地上部氮含量无显著的促进作用,BEG150和BEG151降低了地上部氮含量,BEG221增加了地上部吸氮量;在红壤上,BEG167和BEG22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41降低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50、BEG168和BEG22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
中国榛属植物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榛子鲜叶组织中富含酚类、糖类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致使鲜叶易发生褐变,从而严重影响基因组DNA的提取质量。为了探讨适合中国榛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建立SSR反应体系,以榛属植物叶片为材料,通过对CTAB法的改良,摸索出了适于中国榛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并以核酸产量、纯度、片断分布情况等指标来评价基因组的质量。结果表明,获得的基因组质量较高,能够满足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并对影响榛属基因组DNA提取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棉生态风险的研究进展
《中国植保导刊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从转Bt基因棉对棉田天敌、非靶标害虫的影响、抗虫的持久性、毒蛋白表达的时空性等方面综述了转Bt基因棉生态风险的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花叶病毒番茄蕨叶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北京延庆的番茄上分离到1株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分离物CMV-YQ,该分离物在番茄上造成严重的蕨叶、矮化,在烟草上表现花叶、矮化和畸形,表现出很强的致病性。根据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对其CP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并克隆,获得了含该基因全长657 bp的cDNA片段。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造成番茄蕨叶的CMV分离物CP基因片段核酸序列与GenBank上CMV亚组Ⅰ其他分离物同源性高达90%~99%,属于CMV亚组Ⅰ。该分离物与分离于我国芭蕉的另一亚组Ⅰ分离物GB同源性为94.37%,两分离物之间存在寄主适应性变异。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番茄分离物 外壳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