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葡萄越冬期间枝条水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比冬季埋土与不埋土葡萄枝条水分含量变化表明:葡萄枝条冬季对低温的适应和自我锻炼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埋土与埋土相比,冬季葡萄1 a生枝条水分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即自由水含量降低,而束缚水含量升高,只是变化幅度比埋土防寒的要大一些,表明,露地越冬的葡萄枝条能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北京地区,早春季节是葡萄1 a生枝条水分散失的主要时期。

关键词: 葡萄 冻害 抽条 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花培品质育种各世代的品质参数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冬小麦花培1代至花培5代的品质测试,研究了花培品质育种的品质测试的世代程序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花培早代已趋于稳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从H1起就稳定遗传,115对H1与H2材料和62对H2与H3材料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和沉降值具有高度相关性,且籽粒蛋白质含量和SDS沉降值H2与H3世代间差异不显著.对中选的京单00-594的H4和H5世代进一步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通过花培早代选出的优质材料是可靠的,其优质性状能稳定遗传.提出了花培品质育种各世代品质测试的程序,证明了花药培养结合早代品质测试,是一条快速、有效的小麦品质育种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小麦估产模型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小麦遥感估产的精确性和机理性,在广域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多品种小麦的种植试验,并基于遥感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与广域性,结合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较为简化的小麦估产模型。通过组件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遥感信息和估产模型的耦合,即利用抽穗期遥感影像反演的LAI和生物量及时替换小麦估产模型对应参数变量,进而实现对小麦产量的估测。通过试验验证,小麦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预测小麦产量的RMSE为354.18 kg.ha-1,利用小麦估产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域的小麦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关键词: 小麦 TM影像 产量形成 估算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性小麦配粉对普通小麦淀粉品质特性和面条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一系列梯度比例,将2种糯性小麦面粉分别添加到7种普通小麦面粉(分强筋组和中筋组)中,探讨不同配比对普通小麦面粉的淀粉品质特性(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RVA粘度曲线参数)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粉能明显降低普通面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膨胀势,但由于混合粉中的糯麦面粉和普通面粉分别糊化,先后形成“糯麦高峰”和“普通小麦高峰”,混合粉的高峰粘度反而降低。添加糯麦面粉明显降低反弹值、延缓凝沉速度和程度,也能减小保鲜面条的评分降幅,从而能明显延长鲜湿面条的货架寿命。所用的糯麦品系属于中筋偏弱类型,因而可降低强筋组面粉的筋力,使面条软硬适中;但使中筋组面条变软、评分降低。因此,下一步工作需要选育适于面条配粉的中筋或中筋偏强型高白度糯性小麦。

关键词: 糯性小麦 配粉 淀粉特性 面条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测定

食品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傅利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测定西瓜干粉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化学值与近红外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4,纤维素含量的化学值与近红外预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5,结果表明测定结果均达到显著相关关系,可应用于西瓜品质的快速评价。

关键词: 近红外 西瓜 可溶性糖 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中华蜜蜂的保护与利用

昆虫知识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目前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的分布及其生态影响,并针对北京地区中蜂现状,提出从中蜂饲养技术培训、饲养繁育示范、多元开发利用、建立专业养殖乡及发挥中蜂优势、发展山区养蜂事业等5个方面入手,保护与利用中华蜜蜂,逐步恢复中蜂的数量。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分布 生态影响 保护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作物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过去的十年里,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尤其是抗虫性转Bt基因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同时,转Bt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丛枝菌根真菌(AMF)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土壤微生物,能与绝大多数植物种类形成共生关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转Bt基因作物环境释放后,其与AMF间的共生关系是否受所转入Bt基因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需要及时研究。为此,综述了转Bt基因作物与AMF共生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根据Bt毒素发生的空间和时间规律提出了危害机制以及转Bt基因植物的规模化种植将降低农田系统中的AMF的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关键词: Bt转基因作物 丛枝菌根真菌 Bt毒素 生物多样性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异色瓢虫的敏感性测定

中国生物防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及田间罩笼条件下,进行了异色瓢虫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8种供试药剂对异色瓢虫幼虫的毒性(LC50值)差异很大,矿物油类药剂敌死虫对异色瓢虫最安全,其LC50值高于其田间常用有效剂量;苦参素植物保护剂、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异色瓢虫成虫的LC50值也高于各自的田间使用剂量,但对幼虫的LC50值却介于推荐的田间有效剂量与高限剂量之间,对瓢虫幼虫安全有一定威胁。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杀虫剂 敏感性 致死中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天然鸽乳中可利用糖含量的研究

中国家禽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玉米中的可利用糖含量以确定试验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以此条件为对照测定天然鸽乳中可利用糖含量。玉米及天然鸽乳可利用糖溶液经乙醚去脂,高峰氏糖化酶水解,乙醇提取,饱和乙酸铅脱色后制得。结果表明,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测定量在0.1~0.6mg/m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6771x+0.0737,相关系数R=0.9987。测定不同的天然鸽乳样品,试验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其可利用糖含量,0~3日龄天然鸽乳为7.45%~7.64%,4~6日龄天然鸽乳为32.08~60.28%。

关键词: 天然鸽乳 可利用糖测定 蒽酮-硫酸比色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胚性小孢子的选择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在萝卜胚性小孢子选择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经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萝卜小孢子被分为4层,每一层小孢子都位于两种密度的界面上,按小孢子的密度大小由上而下依次为四分体时期、单核-双核期、单核-双核-三核期及三核时期。同时研究了花蕾长度与平均核数的关系,选择出了适合萝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性小孢子。

关键词: 萝卜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 胚性小孢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