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虎杖提取物处理对采后梨果实抗性相关酶活性的诱导
《食品工业科技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虎杖提取物对梨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T)与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的诱导情况及对梨果实青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梨果实用虎杖提取物处理1d后,PAL、CHT和GLU活性开始升高,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另外,虎杖提取物对梨青霉病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虎杖提取物 梨 苯丙氨酸解氨酶 几丁质酶 β-1,3-葡聚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色瓢虫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原产于亚洲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Coleoptera:Coccinellidae)]是最重要的捕食性瓢虫种类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近几十年对异色瓢虫的研究成果,对其重要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归纳,主要涉及生活史、繁殖行为及策略、捕食行为和自残行为等,分析了相关研究对其应用前景的影响.基于异色瓢虫的人工饲养、农药交互作用以及入侵生态影响等的总结,提出了预防异色瓢虫造成生态不平衡的具体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立小麦品种DNA指纹的方法研究
《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小麦DNA指纹对遗传资源评价、品种权益保护、种子质量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15个SSR标记和20个AFLP-SCAR标记,分析了来自我国不同麦区的455个小麦品种,证明用两种分子标记建立小麦DNA指纹可以更加全面地反应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在提出采用SSR标记与AFLP-SCAR标记构建小麦品种DNA指纹的技术路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构建DNA指纹的方法模式。按此方法获得的品种指纹代码可以经条形码软件转换为条形码,使为每个品种建立身份证的设想成为可能。
关键词: 小麦 DNA指纹 SSR标记 AFLP-SCA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花培品质育种各世代的品质参数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冬小麦花培1代至花培5代的品质测试,研究了花培品质育种的品质测试的世代程序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花培早代已趋于稳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从H1起就稳定遗传,115对H1与H2材料和62对H2与H3材料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和沉降值具有高度相关性,且籽粒蛋白质含量和SDS沉降值H2与H3世代间差异不显著。对中选的京单00-594的H4和H5世代进一步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通过花培早代选出的优质材料是可靠的,其优质性状能稳定遗传。研究提出了花培品质育种各世代品质测试的程序,证明了花药培养结合早代品质测试,是一条快速、有效的小麦品质育种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朝鲜蓟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朝鲜蓟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朝鲜蓟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朝鲜蓟多酚提取率的影响,探讨提取多酚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结果]料液比对总提取率和多酚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最小。超声波法提取朝鲜蓟中多酚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功率650 W,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30℃,料液比1∶20。[结论]该研究为朝鲜蓟的进一步加工及开发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蟠桃新品种‘袖珍早蟠’
《园艺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袖珍早蟠’系从‘早露蟠桃’自然授粉后代中经胚培养等技术手段选育成的极早熟蟠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发育期45d,平均单果质量42g。果实扁平形,白肉,硬溶质,味酸甜,粘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板栗北方种群表型变异频率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中国板栗北方产区5个地理种群种子及叶片特征的表型分化、表型性状值(数量性状)的频率分布及表型频率多样性。结果表明,板栗种群间的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10.97%,种群内的占41.57%,7个性状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变幅在11.85%~28.34%。板栗7个性状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平均为24.26%,表明种群内变异是板栗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种群内品种间的多样性大于种群间的多样性。板栗7个性状频率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但偏度和削度各自不同,众数的位置及所在组的频率也存在一定差异。表型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均可用于表型多样性的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