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禽用疫苗病毒浓缩技术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FILTRON中型盒式超滤系统,分别选用截留分子量为30,50,100及300 K 4种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对NDV,AIV,EDS76V,IBV及IBDV共5种病毒抗原液进行了浓缩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这4种孔径的超滤膜均可用于上述5种病毒液的浓缩,其病毒的截留率可达99.9%~100%;采用各种病毒浓缩液、未浓缩病毒液及超滤液制成各种相应浓缩苗、未浓缩苗及超滤液乳剂免疫试验鸡。试验证明,浓缩苗明显优于未浓缩苗,在病毒浓缩过程中均未出现有效抗原成分的丢失,其抗原性也未发生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渤海七省(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调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饮用水质量直接影响人类健康,而饮用水中硝酸盐(NO-3-N)含量水平又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北方环渤海七省(市)包括北京、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天津以及山西的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状况进行了大面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七省市地下水中NO-3-N含量较高,平均值达到11.9mg·L-1,约34.1%的地下水超过WHO制定饮用水的标准。农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大,在粮田、菜地、果园、养殖等几种类型中,菜地的影响最大,NO-3-N平均含量达到21mg·L-1,其次是果园。随着地下水深度的加深,NO3--N含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10m以内的水体NO-3-N含量最高,达21.7mg·L-1。由于不同地区施肥习惯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甜玉米品质差异及适宜采收指标的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5个超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授粉后15~27 d不同采收期百粒鲜重、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含水率与鲜穗蒸煮品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指标均值在不同品种和采收期间差异极显著;授粉后最佳品质期及最佳品质期时百粒鲜重占最大粒重比例、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不同品种间均存在差异;推迟采收有利于增加百粒鲜重;各品种最佳品质期时籽粒含水率多为68%~74%,且不同年份表现一致。籽粒含水率68%~74%可作为鲜穗适期采收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