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吉粳83号

农村科学实验 2003

摘要:在我省水稻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如何使种稻增产增收?选择品种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培育的吉粳83号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特点,是一个首选的品种.吉粳83号,

关键词: 吉林省 农科院 优质高产 培育 水稻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细羊毛分级拍卖试验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 2003

摘要:对优质细羊毛进行分级整理、规格包装与客观检验,以“吉林萨帕乐”和“吉林细羊毛”品牌参加拍卖,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实现了优毛优价,为细毛羊产业化技术开发起到了示范作用。

关键词: 细羊毛 分级 拍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鲁西小尾寒羊的特征与特点

农民致富之友 2003

摘要:一、鲁羊的主要外貌特征 1.腿:高而细。 2.角:公羊有粗大的“抱腮而不夹腮”的螺旋形角;母羊有镰刀状角或姜牙状角。 3.毛:毛型分粗毛型、裘皮型、半细毛型三种类型。其中以粗毛型公羊体最壮。毛色为一身白毛,身上各部不能有杂毛。有的母羊面部允许有黑斑,有的公羊两只眼圈有黑毛更显威武雄风,也可留做种羊用。 4.尾:呈扇圆型,尾长不超过后膝,尾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萨福克羊表型测定值遗传参数的估计

中国草食动物 2003

摘要:应用半同胞相关法,对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萨福克肉用种羊体型测定值的遗传力及遗传相关进行了估计,结果是:①胸围、体斜长、尻宽、体重、毛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33、0.28、0.57、0.35、0.53,胸围与体重、体斜长与体重、尻宽与体重、毛长与体重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08、0.07、0.14、0.09、0.13。②校正60日龄、120日龄、240日龄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43、0.44、0.36,校正60日龄与120日龄、60日龄与240日龄、120日龄与240日龄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38、0.26、0.42。研究结果表明:依据萨福克种羊体型测定值及校正120日龄体重进行个体选择,均可以达到提高种羊群体尺、体重的目的。

关键词: 萨福克羊 体型测定值 遗传力 遗传相关 早期选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主要大豆品种慢发及耐花叶病性鉴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吉林省主推大豆品种及大豆花叶病(SMV)鉴别品种慢发及耐花叶病性进行了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铁丰18号”和“吉林21号”具有较好的耐花叶病性和慢发抗性。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 耐病性 慢发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保护性耕法的商榷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本文阐述了保护性耕法中:站秆覆盖、免耕播种、化学除草免中耕,集中表层施肥四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及其效果。

关键词: 保护性耕法 站秆覆盖 免耕 除草耕作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怎样使用葡萄无核剂

农村科学实验 2003

摘要: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科研人员多年试验研制而成.具有广谱、高效、多功能、无毒等特点.甜峰、巨峰等品种,应用本剂并配合相应的栽培技术,无核率达98%-100%,提早成熟20-30天,坐果率高,果粒大且整齐,品质优良,穗轴硬化程度较轻,脱粒少.本剂为我国目前理想的葡萄无核剂.

关键词: 提早成熟 栽培技术 多功能 吉林省 果树研究 葡萄 无核剂 坐果率 无核率 科研人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吉绿934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杂粮作物 2003

摘要:绿豆新品种吉绿934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开发研究中心以GZ90 7为母本,中绿1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绿豆品种。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直立、亚有限结荚习性,抗叶斑病的中晚熟绿豆品种。一般产量1400~1800kg/hm2,适合吉林省和内蒙古等产区种植。

关键词: 绿豆 吉绿9346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论我省西部沙化土地在生态建设中的优势潜力和对策

吉林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吉林省西部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白城、松原两市,总面积93万hm2,占两市总面积的19.6%。虽经10年绿化吉林大地整治工程,风沙、盐碱、干旱灾害有所降低和减弱,生态环境有了一定变化。但沙化土地的生态环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沙化土地的优势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其经济效益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我们认为,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完成县域经济突破的战略目标,必须重新认识沙化土地在生态建设中的优势潜力与之采取的对策,把沙化土地这块后备资源″解放″出来,还其“黄金带”的本来面貌。

关键词: 沙化土地 生态优势 沙土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培肥黑土脲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CSCD

摘要:以东北典型黑土区长期 (自 1980年 )不同培肥试验地土壤为研究对象 ,采用两种不同量有机肥、化肥和不施肥 4个处理 ,对土壤脲酶在作物生长季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 ,生长季黑土脲酶活性明显高于施用化肥和不施肥 ,其生长季脲酶保护容量在 16 0mg·kg-1·h-1以上 ,季节性变化平稳 ,保持土壤脲酶免遭变性、免遭分解作用显著 .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绝大多数土壤生物、理化特性指标的动态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与土壤生物、理化特性 ,植物N、P、K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土壤含水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黑土 有机肥 脲酶活性 动态变化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