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通过超产2号品种不同播种量和不同秧龄期试验,明确了播种量100g/m、秧龄期40~45d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不仅秧苗根系发达,带有2个分蘖、百株干重达7.7g和维管束数达14个,而且每m2穗数、每穗颖花数、单株粒重及产量均较高。通过一穴不同苗数插秧对比,明确了单本栽培方法比一穴多本(3苗)栽培大幅度增加了有效分蘖天数,提高分蘖力、分蘖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还提高了粒/叶比、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和后期群体光合生产率能力,从而获得11788.5kg/hm2的产量,比多本植增产24.1%以上。
关键词:
水稻
超产2号
单本植
壮苗
栽培技术
产量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土壤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吉林省玉米高产土壤肥力特性。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高产土壤与一般土壤在肥力体型与肥力体质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肥力体型上主要表现在高产土壤1 0~10 0mm的颗粒比例、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渗透速度、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含水量等方面明显高于一般土壤,而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一般土壤;在肥力体质上主要表现在高产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速效锌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土壤。
关键词:
玉米
高产土壤
一般土壤
肥力特性
吉林省
《吉林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通过对超产二号优质品种不同肥料种类和数量、不同插秧密度与产量等性状的两年回归试验分析得出,超产二号属于高产优质品种。从产量方程来看,平均产量应为8797.8kg/hm2。对超产二号产量影响最大的栽培因素为施磷量,每公顷113.4~129.1kg,其次是施氮量,每公顷以139.2~143.4kg为宜,施钾肥作用较小,每公顷67.1~84.3kg,插秧方式以30cm×(13.8~15.8)cm产量较高。单因素效应分析,产量与4个栽培因素之间均呈二次曲线关系。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超产二号
肥密试验
栽培技术
《农村养殖技术
》
2003
摘要:一、屠宰 由于鹅个体间的差异,有早熟晚熟之别,所以生产肥肝与生产肉用仔鹅不同,不能确定一个统一的屠宰日期,应根据鹅的表现分别对待。成熟的立即屠宰,对精神好,消化能力强没有出现肥肝已经成熟表现的鹅要继续填饲待充分成熟后屠宰。 屠宰取肝是肥肝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必须细心、严格,这样才能获得优质肥肝。
《吉林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论述了食品生产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的主要污染源———农药残留,分析了施用农药与有害生物灾害控制的关系,提出了既要有限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又要保护环境,防止食品污染,必需从选育优质抗性品种开始,深入进行生物、生物源农药的研究,不断研究总结生态调控、保健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为绿色食品生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绿色食品
农药污染
有害生物防治
《大豆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3个大豆品种作为研究材料 ,研究了卡那霉素对种子萌发、子叶节培养、茎尖和组培苗生根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外植体对卡那霉素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 ,用卡那霉素浸泡种子 ,浓度最好是 10 0 0ppm ,而种子在含卡那霉素培养基上萌发 ,一般为 10 0 - 2 0 0ppm效果较好 ,子叶节在生长培养时卡那霉素可采用 5 0 - 10 0ppm。而茎尖、子叶节组培苗 ,一旦放入含有卡那霉素培养基内 ,不论浓度多少 ,无一生根。不同的基因型亦稍有差异。所以在筛选转化子之前一定要进行临界浓度的筛选试验。
关键词:
大豆
抑制
筛选
《农村科学实验
》
2003
摘要:近年来,长白山中国林蛙生态综合养殖发展迅速,已成为东北三省东部山区半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之一.它不仅使一部分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对保护长白山区的生态平衡有重大意义.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蛙农科技意识淡薄,技术水平较低,管理不善.笔者就此走访了桦甸、白山、和龙、敦化、舒兰、
关键词:
重大意义
东北三省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东部山区
山区农村经济
长白山区
生态平衡
科技意识
中国林蛙
综合养殖
《吉林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对大豆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以及利用分子标记、大豆遗传图谱和组织培养等手段对大豆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的进展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豆遗传资源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大豆遗传资源
收集和保存
评价和利用
分子标记
大豆遗传图谱
组织培养
《吉林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草业经济发展在政策、自然气候条件、草地资源、土地资源、牧草品种资源及草业技术、草业开发等方面所处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吉林省草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草业经济
发展优势
发展途径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