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以色列番茄品种引种观察
《上海蔬菜 》 1998
摘要:上海闵华实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了26个以色列番茄品种,我们进行了引种观察、以我所育成的申粉4号一代杂种为对照。所有供试品种和对照,1月21日播种,1月27日出苗,2月12日移苗,4月7日定植于薄膜覆盖的大棚内,供试品种和对照分别设一个小区,不重复。小区面积 3.6m~2,每小区种植18株,除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外,均按常现管理,6月17日始收,7月22日终收。 一、总产量较对照增产的有7个品种:代号为1367(12.8%)、1353(12.1%)、1309(8.9%)、1368(8.2%)、1308(5.1%)、1350(4.3%)、1354(4.3%),其余19个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减产50%以上的有7个品种,代号为1357、1362、1310、1358、1359、1360和1363等。 二、平均单果重超过对照(126.6g)的仅1365(134.7g)和1364(127.7g)等2个品种,果实最小的也有 2个品种,即 1360(62.2g)和 1355(65.7g),其余


利用猪毛PCR-RFLPs方法检测氟烷基因
《上海农业学报 》 1998
摘要:利用猪毛PCR-RFLPs方法检测“皮枫”、长(丹)、“长(丹)×皮枫”、“大约克×皮枫”、枫泾、“长(丹)×上”、“皮杜×长上”不同组合148头猪的氟烷基因,其基因型频率NN41头,占27.7%;Nn82头,占55.4%;un25头,占16.9%。相关试验表明,氟烷基因杂合子比率高的杂交组合,具有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肉质良好的优点。此法检测成本低、速度快、准确性高,能检出氟烷基因阴性、阳性或杂合子,可有效地防止氟烷基因纯合子在商品猪中出现,加快猪种的改良步伐。
关键词: 猪毛PCR-RFLPs 氟烷基因 检测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病理学变化
《畜牧与兽医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系统地研究了自然发病条件下,大肠杆菌性腹泻仔猪的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的变化。发现其组织病理学变化以肠道炎症、血液循环障碍及实质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坏死为主,超微结构的变化以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和细胞膜等膜相关结构的损伤为特征。
关键词: 仔猪,大肠杆菌,腹泻,病理学变化


稻麦秸屑栽培香菇技术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稻麦秸屑为主料栽培香菇,对稻麦秸屑的营养特点,培养料配方.菌株选优,种型和栽培方式的选择,均作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5个配方中,13~15号配方能栽培出优质的鲜菇;10个菌株中,能在稻秸屑培养料上良好生长,并形成子实体的有香菇82-2、CrO2、农2、苏香和中兴8号等;比较3个种型,发现火柴杆粒种最好,其次是木屑种,麦秸种最差;4种栽培方式中,稻麦秸屑袋栽香菇有推广应用前景.


杂交粳稻“8优161”高产制种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 1998
摘要:“8优161”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成功的中熟晚粳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优点,正在上海郊区及浙江、苏南等地加速推广。该组合自1992年起在上海郊区制种,亩产125~150kg,1994年制种48亩,平均亩产140.8kg,其中高产制种田亩产达201.7kg。1995年金山、奉贤两县制种100多亩,亩产140~150kg,高产田块在150kg以上。1996年金山县制种600多亩,亩产均


三种栽培类型稻田杂草的一次性化除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 1998
摘要:直播、抛秧和移栽是目前水稻生产上常见的三种栽培方式,而且随着农业科研的深入和劳动力的重组,水稻栽培方式正在迅速地由传统方式向轻型栽培体系过渡。由于不同栽培方式之间稻苗秧龄的大小、扎根的深浅、苗床的质地和水肥管理等的差异,杂草的草相和危害往往是不同的。加之不同栽培方式对除草剂敏感程度的明显差异,使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药害的发生,增加农本,浪费财力和物力。针对这种现状,我所杂草研究室从1991年起便对各种栽培方式水稻的杂草防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着高效、经济、安全、方便的原则,经过反复筛选,复配成功了适用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的三个除草剂品种,经大面积示范应用,深受农户欢迎,一次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同核体的验证
《食用菌 》 1998
摘要:同核体(homokaryon)是进行双孢蘑菇遗传分析和菌种选育的基本材料。我们曾经报道过应用原生质体技术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较方便地用菌丝体分离出大量的原生质体同核体(protoplasted homokaryon),这无疑为加快双孢蘑菇遗传育种研究的进程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双孢蘑菇的菌丝一般是多核的,而且又没有锁状联合标记,因此对所获得的原生质体同核体的真实性缺乏一种简单可靠的检测手段,而只能根据它们在再生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菌落的形态特征进行推定。鉴此,本研究,旨在寻找到可行的方法对推定的原生质体同核体进行有效的验证,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双孢蘑菇176菌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P_9、P_(11)、P_(12)、P_(14)、P_(15)、P_(20)、P_(21)、P_(22)为随机挑选出的八个推定的176原生质体同核体。 1.2 培养基及配方 ①PDM:马铃薯200g,葡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