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芦荟库拉索(Aloe vera L)再生体系的建立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对芦荟(AloeveraL.)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初步获得芦荟的初代和继代培养基为MS+6-BA2.5mg/L+NAA0.2mg/L+蔗糖30mg/L,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IBA0.2mg/L+NAA0.1mg/L+蔗糖30mg/L,愈伤组织培养采用粗壮的芦荟基部的白色部分,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B5+6-BA2.0mg/L+2,4-D2.0mg/L+蔗糖30mg/L,采用Vc5.0mg/L抑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褐变的产生。诱导愈伤组织和外植体直接出芽2种方式并存。试管苗移栽后存活率为100%。采用潮霉素为抗性筛选标记,选择浓度为20 ̄30mg/L。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诱导出芽 诱导生根 诱导愈伤组织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坚尼草种子休眠期的研究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对不同贮藏期的坚尼草Panicum mazimum种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贮藏5个月及以前的种子,发芽率的提高随处理方法不同而异,以10%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浸泡6 h的为好;而贮藏7个月及以后的种子,不同处理间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坚尼草种子在常温下贮藏7个月可解除休眠,此时期的种子发芽率高,生长快,适宜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坚尼草种子 休眠 处理方法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硫化反应的交联度及其医用胶乳制品热氧降解的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溶胀指数的测定方法研究叔丁基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PPVL)胶膜硫化交联度,并采用热重分析法(TGA)研究空气状态下胶管试样热氧降解反应过程及其反应动力学。结果显示,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反应在70℃温度下硫化3·5h到达正硫点,此时胶膜溶胀指数为5·9。第一步热氧降解反应前,试样出现明显的吸氧增重现象,其最大热氧降解率CP、最终热氧降解率Cf、反应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均随β的增加而增大,表观活化能E0=107·5kJ/mol。

关键词: 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 交联度 TGA 医用胶乳制品 热氧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绵体上抗肿瘤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菌株STREPTOMYCES SP.A01059的发酵条件优化

中国海洋药物 2006 CSCD

摘要:目的 分离筛选抗肿瘤活性放线菌,并提高菌株STREPTOMYCES SP.A01059抗肿瘤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 以抗稻瘟霉,MTT法为筛选模型,对分离自海南岛周边海域海绵样品的放线菌进行筛选,并对菌株STREPTOMYCES SP.A01059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筛选获得8株抗肿瘤活性较好的菌株,优化出菌株A01059发酵的最佳碳源,氮源,盐度,PH值及接种量等.结论 优化条件下,菌株A01059发酵液稀释100倍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小鼠肉瘤细胞S180,人正常肝细胞L-20的抑制率分别为80%,81%,12%.

关键词: 放线菌 抗肿瘤 分离 筛选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的毒性及与其等位酶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英文)

昆虫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5.2mg/mL(LC50)的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1龄若虫进行急性毒性处理,24h死亡率为51.8%。通过等位酶分析检测了死亡与存活试虫两种酶(PGI和MDH),两个基因座(Pgi和Mdh)上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印楝种子提取物毒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致死性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楝种子提取物对具有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个体的致死性存在差异。在Pgi基因座上,Pgi-bb基因型死亡率最高,为84%,Pgi-aa和Pgi-cc基因型死亡率较低,分别为0和7%,且与死亡率最高的Pgi-bb基因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基因座Mdh上,Mdh-aa基因型个体死亡率最高(93%),而具有Mdh-cc基因型的个体全部存活了下来,另外3个基因型Mdh-ab、Mdh-bb与Mdh-bc死亡率居中,都与Mdh-aa、Mdh-cc基因型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等位基因上,Pgi-a和Mdh-c个体的死亡率都最低,与各自其他两个等位基因的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说明不同基因型个体对印楝提取物具有不同的反应,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等位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存在选择性致死作用。这种荔枝蝽对印楝种子提取物的敏感性与其等位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之间显明的相关关系提示我们,可将荔枝蝽种群中对印楝种子提取物敏感性低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去监测荔枝蝽对印楝种子提取物的抗性状况。

关键词: 荔枝蝽 印楝种子提取物 等位酶 基因型 等位基因 选择性致死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不同地区几种热带牧草的营养价值评定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海南不同地区5种热带人工牧草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成分和饲料相对值(RFV)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热研1号银合欢Leucana leucephalacv.Reyan No.1、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ianensiscv.Reyan No.2、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amerieanumcv.Reyan No.4、热研9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cv.Reyan No.9和黑籽雀稗Paspalum plicatulum的平均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0.49%、12.39%、9.19%、5.97%和4.71%;NDF含量分别为38.39%、57.84%、68.92%、72.60%和68.36%;ADF的含量分别为33.82%、46.49%、40.22%、44.41%和42.77%,根据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RFV,几种热带牧草的营养价值由高到低顺序为:热研1号银合欢、热研2号柱花草、黑籽雀稗、热研4号王草和热研9号坚尼草。

关键词: 热带牧草 营养价值 中性洗涤纤维 饲料相对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激活因子CBF在植物调节冷驯化中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某些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非冻低温作用后,抗冻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冷驯化。CBF转录激活因子在其中起关键性的调节作用。最近,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表明,CBF冷响应途径在植物低温响应中占主导地位。文章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CBF 冷驯化 CRT/DREDNA调控元件 抗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HP-1的结构及其在淋巴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生命的化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含SH2域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SHP-1)是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成员。其分子结构中包含2个SH2结构域,它们不仅是SHP-1亚细胞定位的结构基础,同时也可以调节SHP-1的磷酸酶活性。SHP-1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除了可以调节抗原、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还影响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杀伤活性以及淋巴细胞的黏附属性。该文介绍SHP-1的分子结构及其在淋巴细胞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变构抑制 信号转导 淋巴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栗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SSR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板栗、茅栗和锥栗的叶片为材料,提取栗属的DNA。针对栗属植物富含多酚类等次生物质的特点对栗属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采用CTAB-蛋白酶K法加重复抽提,去除栗属植物中的相关次生物质,获得了高质量的DNA。所提取的DNA完全满足PCR、RAPD、SSR等一些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

关键词: 栗属 DNA的提取 RAPD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牛木枝条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6 CSCD

摘要:目的对肥牛木[Cephalomappa sinensis(Chun et How)Koster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肥牛木的枝条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乙酰油桐酸(2)、没食子酸(3)、(3S,5R,6S,7E,9R)-3,6-dihydroxy-5,6-dihydro--βionol(4)、(3,β4,α5α,6αH,7E,9S)-3,4-dihydroxy-5,6-dihydro-β-ionol(5)、东莨菪素(6)。结论化合物1、4和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肥牛木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