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多抗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豫薯13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育成了高产多抗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豫薯13号。其鲜薯、薯干、淀粉平均亩产分别为2157.7kg、653.8kg和429.1kg,均比对照种徐薯18选77-6增产10%以上;烘干率为30.1%;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抗旱性强;茎蔓较短,薯块熟食味较好


开封沙地试验区不同作物种植方式的综合效益评价
《生态学杂志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封沙区地处河南省沙区腹地,风沙灾害严重,旱涝灾害频繁,地力瘠薄,严重障碍着沙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因此,自1983年在国家科技攻关的基础上建立了开封沙地试验区,探索平原沙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八五”攻关期间,深化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优化研究,...


CD14抗原的结构与功能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 1999
摘要:CD14 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表面,它是一种分子量为53-55KD的糖蛋白,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的形式锚在细胞膜上,为脂多糖/脂多糖结合蛋白复合物的受体。CD14 与配体结合后可触发机体的一系列免疫应答和免疫病理过程,在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中小麦品种同化物积累分配特性与源库构成遗传改良的研究
《作物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陕西关中小麦品种同化物积累分配特性及源库构成的遗传改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关中小麦品种更换中生物学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开花前生物学产量的显著提高,品种演变中开花前积累的干物质在开花后的输出率显著增加,这对籽粒产量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源库构成的分析表明,关中小麦品种在源库性状上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且主要表现为源性状上的差异,在品种更换中品种逐渐由库限制向源限制转化,该地区目前育成的大穗品种花前源小是其在物质积累特性上的主要不足之处.
关键词: 小麦 遗传改良 同化物积累与分配 源库构成 关中地区


4%烟嘧磺隆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河南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烟嘧磺隆悬浮剂在玉米4~5叶期,杂草5叶期前施用,75,100ml/亩药后30天的总株防效分别为84.7%,93.1%,总鲜重防效为90.0%,95.6%,除草活性高于莠去津,尤其对禾本科杂草及莎草的鲜重防效均在91.4%以上。4%烟嘧磺隆50ml/亩+38%莠去津80ml/亩混用后,对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有增效作用,株防效为95.7%,鲜重防效为96.2%。
关键词: 烟嘧磺隆,莠去津,除草剂,玉米


几种特种蔬菜的种子特性及播前处理
《北京农业 》 1999
摘要:1芦笋芦笋,又称石刁柏、龙须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柔嫩幼茎作蔬菜。芦笋雌花为子房3室,每室有种子1~2粒;浆果直径7~8毫米,未成熟时绿色,逐渐变为淡黄、浅黄色,成熟后为朱红色。种子成熟后为黑色,略呈半球形,但一面有下陷,或稍有棱角。种子...


豇豆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利用
《中国农学通报 》 1999
摘要:在“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筛选出的58份豇豆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两年的农艺性状鉴定,并依据“九五”豇豆优良种质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出的优异种质资源列出名录并提出利用设想,为今后豇豆资源的深入研究、育种和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田间设计 参试材料58份,包括全国对照豫豇1号和当地对照91-99,试验分别于1997及1998年进行,夏播,间比法设计,每8个


缺磷对渗透胁迫条件下春小麦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EG-4000对春小麦根系进行了不同时间和浓度下水分和磷素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根系和叶片干重均随胁迫时间的推移而显著下降,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从处理开始到胁迫24h明显下降,其后变化呈起伏现象。根系中无机磷随胁迫时间的推移呈倒“V”型趋势,其中,以处理24h根中磷素的浓度较高。不同浓度处理下,峰值出现在15%。根系活力随胁迫浓度的提高而下降,在5%~15%范围,根系过氧化物同功酶带无显著的变化,但在最高浓度下,缺少一条谱带。
关键词: 春小麦,根系,水分胁迫,磷素胁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