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398条记录
应用~(15)N对中低产区冬小麦施氮推荐体系的研究

土壤通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15)N示踪一微区法研究了河南省中低产区小麦施氮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每公顷施N214.0kg,其中2/3底施,1/3拔节期追施,是河南省中低产区小麦较为合理的施氮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氮的损失,改善氮素在小麦体内的分配利用,使氰素较多地运转到小麦籽粒中,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关键词: 小麦 中低产区 ~(15)N示踪 施肥量 追施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留叶枝对其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摘要:在我国棉花生产技术体系中,去营养枝一直作为一项很重要的田间管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棉花生产,而美国、印度、以色列、埃及等一些植棉国则不去营养枝。70年代,河南省农科院王佐等人曾对保留棉株营养枝开展了一系列研究;90年代初,山西曹生吉等人又提出保留棉株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秋适应型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11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摘要:以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的双单倍体自交不亲和系Q2-1及(W3-1×M65-1-1)-1为亲本材料,选育出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11号。该品种生育期60天,抗病、丰产、优质,菜型整齐,适于春、秋两季种植。净菜产量4113.4~5001.3kg/亩,比对照新早89-8增产8.4%~81.7%。

关键词: 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大白菜,品种,豫白菜1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种子行业的侵权状况及自我保护对策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氟氯禾灵与乳氟禾草灵复配的增效作用评价、配方控制及加工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证明了吡氟氯禾灵与乳氟禾草灵复配,具有增效作用,找出了最佳配比。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混剂的除草效果,找出了最佳用药剂量和施药适期,明确了杀草谱。通过液相色谱分析,建立了混剂的分析方法。通过热贮稳定性试验,证明了两者复配的物理亲合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6 % 吡·乳乳油复配技术研究,提出了除草剂混配研究的通用技术法则及应该必备的研究内容和程序,分析了吡氟氯禾灵与乳氟禾草灵复配增效的生物化学基础,阐明了研究除草剂单剂之间相互增效的生化基础在除草剂复配研究中的地位和必要性。

关键词: 吡氟氯禾灵 乳氟禾草灵 增效作用 配方控制 加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培小麦新种质的鉴定与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摘要:针对育种工作中对矮秆、早熟、大粒、抗病以及优质等特异种质的需要,笔者以花药培养为手段,利用其易诱发新突变、产生新类型的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新种质,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鉴定及多年考察,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种质创新 采用常规育种杂交组合及花培后代与生产上推广品种杂交组合的F_1花药进行培养,诱导出的绿苗经低温贮存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机收条件下玉米麦垄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摘要:麦垄套种玉米占河南省玉米栽培面积的30%左右,在河北、山东、安徽等地也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由于小麦机械化收割时的碾压而影响玉米出苗或损伤小苗,常造成玉米减产,使这一栽培方式受到很大冲击,面积逐渐减少。自1994年以来,我们对长葛市三角王村豫玉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南部分烟区烟叶烘烤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娄)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胶散复合体研究

土壤肥料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胶散复合体的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后,水散性G0复合体减少,水稳性G1、G2复合体增加;G0、G1、G2各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及其松、稳、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均有提高.显示有机肥对改善土壤团聚体、稳定土体结构的重要作用.G0、G1、G2三组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和腐殖质结合状态存在差异.

关键词: 施肥 胶散复合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型日粮中添加华芬酶对肥育猪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摘要:试验选用杜×长×大三元杂交猪55 头,随机分为5 组,分别以小麦代替日粮中玉米的30 % ,40 % ,50 % ,60 % ,并各添加0 .1 % 的华芬酶Ⅰ型;对照组采用正常玉米日粮。结果表明,用小麦代替日粮中40 % ~50 % 的玉米,并添加0 .1 % 华芬酶Ⅰ型的饲养效果最佳。

关键词: 生长肥育猪 华芬酶 小麦型日粮 日增重 饲料转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