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转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植株体内农杆菌残存与逃逸

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A)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转化,对转化后植株体内残存农杆菌在继代培养和移栽过程中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对转化再生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42个株系中,33个株系为阳性,阳性率达到80%;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基因转化后,可采用附加50 mg/L卡那霉素,300 mg/L羧青霉素的筛选培养基消除细菌并进行抗性芽筛选。对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茎段和根段在含有卡那霉素50 mg/L YEB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通过在T-DNA区、质粒Vir区和农杆菌基因组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证明有3个株系(333、7、5号)检测到残存工程农杆菌,并在组培瓶中存活24个月。将带菌的3个株系组培苗移栽到花盆中,室内培养1个月后,在33号株系根际土壤中检测到了目的农杆菌。

关键词: 双抗虫基因 三倍体毛白杨 残存农杆菌 根际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喃丹对海南花岗岩砖红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生态环境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温下培养土样并采用梯度稀释涂布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呋喃丹对砖红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3大主要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群对呋喃丹的反应随其施加质量分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培养初期,5mg·kg-1呋喃丹处理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相对最少。而在整个培养周期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各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能恢复并接近对照水平,但真菌的生长一直受到抑制且呋喃丹质量分数越大其受抑制程度也越大,表明呋喃丹对细菌和放线菌无明显的影响,而抑制真菌的趋势明显。因此,真菌可以被作为海南砖红壤受呋喃丹污染的敏感指示菌。

关键词: 呋喃丹 砖红壤 微生物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步外植体法高频再生麝香百合(英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两步外植体法,即以百合鳞片叶为初始外植体,以从初始外植体上长出的芽为次级外植体,成功建立了麝香百合的高频离体再生系统。对不同的BA浓度及次级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对再生效果的影响,以及组培苗移栽前低温处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次级外植体中,以短缩茎切片出芽快、整齐、芽数多且粗壮;以MS附加1.0 mg L-1 BA和0.1 mg L-1 NAA的培养基最适于麝香百合的分化。一个中等大小已脱春化的鳞茎通过两步外植体法能扩繁出54 000株左右的新植株,从鳞片叶开始至开花仅需8个月,而且4!低温处理对开花期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麝香百合 组织培养 成芽 开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母质砖红壤中尿素氨挥发差异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不同母质砖红壤中氨的挥发损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的尿素条件下,不同母质的土壤氨挥发损失具有明显差异。在供试的6种土样中,尿素氨挥发损失率的顺序为:滨海沙土(17.37%)>浅海沉积物(11.31%)>紫色砂页岩(10.31%)>变质岩(5.95%)>花岗岩(3.11%)>玄武岩(1.25%)。氨挥发量的高峰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紫色砂页岩>变质岩>浅海沉积物>滨海沙土>花岗岩>玄武岩。从总体上来说,不同母质砖红壤的pH值对氨挥发的量均有影响。

关键词: 砖红壤 母质 尿素 氨挥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因子CBF在植物抗寒中的重要作用

遗传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能够诱导植物许多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植物具有抗寒性,这种现象称为冷驯化。对于植物冷驯化的分子机理,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CBF转录因子调控的信号转导途径,其作用途径可归纳为:CBF(CrepeatBindingFactor)转录因子→CRT/DRE(Crepeat/DehydrationResponsiveElement)基序→COR基因表达→植物抗寒性增加。研究CBF转录因子在抗寒中的作用机制,能为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培育抗寒作物品种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 CBF转录因子 CRT/DRE基序 COR基因 植物抗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群体感应机制在生防细菌筛选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群体感应机制,利用PCR技术,摸索出一套能够高效筛选生防细菌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的1 399株细菌中筛出42株,占总分离株的3%,PDA培养基平板拮抗试验发现,其中有39株对香蕉尖孢镰刀菌有抑菌效果,占总筛选株数的95.2%。抑菌效果最好的分离株DFL059在田间试验中对香蕉枯萎病有较强的生防效果。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生防细菌 尖孢镰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花药的培养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介绍橡胶树的花药培养和影响其培养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橡胶树 花药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遗传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的栽培品种绝大多数是三倍体,常规育种难度大,工作周期长,难以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因此转基因技术成为改良香蕉种质的有效方法。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的遗传转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取得的了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杆菌介导香蕉转化的几个重要环节,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 香蕉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坪草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概述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干旱胁迫是影响草坪草生长最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在干旱胁迫下,草坪草的根、茎、叶均会表现出一定的生态适应性,还会发生叶片蒸腾和光合作用减弱、渗透调节物质累积、活性氧代谢失调等生理生化反应,而且在细胞水平和基因水平上也会发生变化,这都与草坪草的抗旱调节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关于草坪草的抗旱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草坪草 干旱胁迫 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氧化物预硫化医用天然胶乳制品热空气老化过程的超微结构与热氧降解的研究

电子显微学报 2006 CSCD

摘要:本文使用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PPVL)制备医用天然胶乳胶管,并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和扫描电镜(SEM)研究胶管试样的热氧降解机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热重法/微分热重法(TG-DTG)曲线表明,试样的氧化降解过程为两步反应,并在产生轻微降解后,出现明显的吸氧增重过程。增重率随升温速率β的增加而减少;β为5℃/min的增重峰温度187.9℃,增重率达1.33%。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的频率因子A和活化能E均随β的增加而增大。SEM研究显示,试样经过100℃×22h空气老化后的超微结构受破坏程度比较轻微,试样经过70℃×166h空气老化后超微结构受破坏程度比较严重。

关键词: 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 医用胶乳制品 热重分析(TGA) 热氧降解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