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粱、苏丹草及高粱-苏丹草杂交种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比较
《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皖草2号、京科草1号)与高粱、苏丹草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与高粱和苏丹草相比,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生物产量高,其中,皖草2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苏丹草722选分别高83.8%和121.9%,京科草1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722选分别高98.6%和139.9%;杂交种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无氮浸出物含量低;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产量及总能量均最高,高粱次之,苏丹草最低,杂交种饲用品质的改善主要是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显著提高;从物质分配和能量形成的角度分析,茎秆和叶鞘是鲜物质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干物质产量和能量的形成过程中,茎秆、叶鞘和叶片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indows CE远程应用程序接口(Remote API)的应用研究
《微计算机信息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CE远程应用程序接口RAPI实现开发应用,同时以访问掌上电脑的文件体系和转换数据库文件为例,介绍RAPI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Windows CE 嵌入式操作系统 RAP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被动荧光探测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影响的初步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叶绿素荧光被动探测方法初步探讨了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生理机能的影响。水分胁迫梯度通过将离体叶片放在干燥器时间不同而获得。室内采用积分球耦合A SD光谱仪,结合加/不加滤光片照明的方法得到反射率差值光谱,即代表叶绿素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含水率的降低,叶绿素荧光发射峰的位置几乎没有变化,峰高在686 nm处有先上升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在740 nm处则缓慢下降。双峰比值D if686/D if740与叶片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R2=0.3850,n=21),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下利用调制式荧光仪测定的荧光参数F v/Fm与740 nm荧光光谱峰值线性正相关,与双峰比值有负相关趋势。表明该被动方法可以探测水分胁迫引起的叶片光系统受胁状况,为田间被动遥感探测植物叶绿素荧光和生理状态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OEM的地形数据库增量信息数据建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批量方式发布地形数据更新信息存在传输大量无效数据等缺点,影响了更新信息的传播.为了克服更新信息批量发布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增量方式实现更新信息的分发.增量信息的建模和描述是实现增量发布的必要前提,以我国1:25万地形数据库的两个版本之间的增量信息为例研究了增量信息的数据建模问题.首先分析了地形数据库增量信息的类型和特点,发现增量信息具有半结构性.基于对象交换模型,提出了增量信息的数据建模框架.另外,说明了增量信息的OEM表达如何映射为XML编码,最后以1:25万数据库两个版本的居民地数据为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