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多点土壤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不同土层温度实时监测,方便研究温度对农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开发了多点土壤温度测量系统。该系统以C8051F310单片机位控制核心,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10个不同土层温度测量显示、存储、传输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监测精度高的特点。

关键词: 测量 传感器 温度 多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分层深施对旱作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充足底墒水、冬小麦生育期内旱作条件下,设计了4个不同土壤剖面层次施肥处理,即10cm土层施肥、10cm+30cm土层施肥、10cm+30cm+50cm土层施肥、10cm+30cm+50cm+70cm土层施肥,每个土壤剖面层次的施肥量相同,研究了分层施肥对旱作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深层次施肥可明显改善旱作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提高产量。10cm+30cm+50cm分层施肥处理中,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都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叶面积指数大,叶绿素含量高,可溶性物质含量低,产量也最高。

关键词: 冬小麦 分层施肥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适宜品种选择和播期确定动态知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试图建立一种具有时空动态性的玉米适宜品种选择和播期确定知识模型。【方法】运用知识工程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通过定量计算玉米品种特征值与生态环境因子和生产需求之间的符合度,建立了玉米适宜品种选择动态知识模型。依据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与最佳季节同步原理,建立了玉米适宜播期确定知识模型。【结果】模型验证利用北京、济南、沈阳等不同生态点常年气象资料以及8个不同品种数据资料,对所建品种选择知识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利用河北滦平、山东济南、辽宁沈阳3个不同地区的气象资料和农大108品种资料对播期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论】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决策性和普适性。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知识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矩匹配算法的山区影像地形辐射校正方法研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山区遥感影像地形辐射校正问题,应用现有模型(如C校正)进行地形辐射校正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引入矩匹配算法,利用DEM数据计算坡度、坡向等地形信息,以特定坡度和坡向数据为参考依据,对影像进行地形辐射校正。通过北京房山区SPOT5影像进行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地形阴影,更好地反映阴影区域的细节信息,同时光谱特性保真程度较好,原模糊的影像区域通过处理基本上达到有效识别地物的要求。

关键词: 矩匹配 山区影像 地形辐射校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不同部位可溶性物质含量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小麦各部位可溶性物质含量与产量结构的相关性,对19个小麦品种于晴天的上午8∶00~8∶30,下午5∶00~5∶30取样,用便携式汁液分析仪测定穗、穗下节、旗叶和旗叶鞘汁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穗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变化范围为7.5%~12%;穗下节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变化范围为0.08%~0.12%;旗叶可溶性物质的变化范围为11.5%~17.5%;叶鞘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12%。穗、穗下节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与千粒重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与穗粒数、穗数和产量相关不显著;旗叶、叶鞘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穗粒数和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穗数无显著性相关;穗/旗叶可溶性物质含量比值与穗粒数、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千粒重和穗数无显著性相关。

关键词: 冬小麦 穗下节 旗叶 叶鞘 可溶性物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记录小麦SSR带型的快捷方法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小麦SSR带型识别和记录中因带纹繁多和分布复杂而造成带纹判读和记录困难的特点,提出了根据每对SSR引物生成带型间的差别直接对带型进行编号,以有效简化小麦SSR带型的记录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由于错误判断引起的实验误差,并可利用每个品种的带型编号,建立品种的DNA指纹以及进行品种基因型比对。

关键词: 小麦 SSR带型 识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OEM的地形数据库增量信息数据建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批量方式发布地形数据更新信息存在传输大量无效数据等缺点,影响了更新信息的传播。为了克服更新信息批量发布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增量方式实现更新信息的分发。增量信息的建模和描述是实现增量发布的必要前提,以我国1:25万地形数据库的两个版本之间的增量信息为例研究了增量信息的数据建模问题。首先分析了地形数据库增量信息的类型和特点,发现增量信息具有半结构性。基于对象交换模型,提出了增量信息的数据建模框架。另外,说明了增量信息的OEM表达如何映射为XML编码,最后以1:25万数据库两个版本的居民地数据为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地形数据库 增量信息 OEM 数据建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叶几何造型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黄瓜叶的三维形态特征,利用3次Bezier曲线描述黄瓜叶柄曲线,采用五边形作为叶柄截面,用四边形面片进行叶柄表面拼接,并用随机方法生成叶柄的粗毛;利用C0连续的3次NURBS曲面拼接生成了黄瓜叶片曲面,实现了黄瓜叶的三维重建。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控性高、参数少、灵活度高等特点。

关键词: 黄瓜叶片 几何造型 NURBS曲面 Bezier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基因枪法向高羊茅导入bar基因的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基因枪法,以bar基因转化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的下胚轴愈伤组织,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的PCR检测和点杂交分析表明,外源bar基因片段已经整合至高羊茅基因组中.同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的草丁膦涂抹实验发现,转基因植株对除草剂的耐性提高.

关键词: 高羊茅 bar基因 基因枪转化法 除草剂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舍温度控制技术应用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同的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技术可获得不同的环境条件。该文分别就热风炉采暖、湿帘风机系统降温与火炉采暖自然通风降温的分娩舍、保育舍二种猪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舍的环境条件明显好于对照舍;试验舍哺乳仔猪断奶成活率冬季、夏季分别为96.37%和95.36%,比对照舍分别提高4.28和6.97%;冬季试验舍保育猪的平均育成率为98.09%,日增重0.409kg/(d·头),分别较对照舍提高5.27%和30.67%,料肉比为1.472:1,下降13.25%,而夏季湿帘风机系统对保育舍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猪舍 环境控制 湿帘 风机 热风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