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光温室西葫芦根腐病发病规律研究初报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1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越冬茬西葫芦根腐病发生趋势呈现双峰曲线,土壤和病残体是西葫芦根腐病的两个初侵染来源。土质、茬口、伤口、品种及栽培方式等与根腐病发病密切相关,其中在不同土壤质地中的发病率大小依次是:黏土、壤土、砂土。连茬、地膜覆盖和根部伤口,有利于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平畦栽培比高垄栽培根腐病的发生要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高粱丝黑穗病的效果
《种子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测定了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高粱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该制剂50~150 g拌种100 kg,防治效果达91.5%~96.5%,增产50.0%~54.4%。
关键词: 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高粱丝黑穗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雁北地区舍饲羊生化指标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1
摘要:为保护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草食动物由放牧转为舍饲,高密度、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中极易造成各类传染病、营养代谢病与寄生虫病的流行,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会加剧多种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羊的生化指标研究报道较少,给羊的某些疾病诊断带来困难,很难确诊。为此,我们从2009年3月~2010年1月对山西雁北地区舍饲羊的生化指标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农药单剂及混配微乳剂的环境毒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甲维盐等9种单剂或混配微乳剂的安全性,笔者测试了其对环境生物的毒性大小。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对斑马鱼、鹌鹑、蜜蜂、桑蚕分别采用半静水式鱼毒测定法、经口染毒法、接触染毒法、食下毒叶法进行测试。在鱼毒性方面,0.2%高渗甲维盐、3%啶虫脒和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表现为低或中毒,其余药剂均表现为高毒或剧毒;在鸟毒性方面,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表现为高毒,其余药剂均表现为低毒或中毒;在蜜蜂毒性方面,0.2%高渗甲维盐和3%啶虫脒微乳剂表现为低毒或中毒,其余均表现为高毒;在桑蚕毒性方面,所有药剂均表现为高毒或剧毒。说明啶虫脒和低含量甲维盐对鱼、鸟、蜂、蚕毒性较低,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阿维菌素及高含量甲维盐风险性较高,在施用时应远离鱼塘、蜂场及桑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瑞丰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瑞丰是以自交系J3-106作母本,以Y145-105作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中熟,高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果实高扁圆形,成熟果大红色,耐贮运,单果质量200~300g,不易产生畸裂果,商品性好,一般每667m2产量5000kg左右,适于山西地区露地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高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
《蔬菜 》 2011
摘要:高温是影响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环境因子之一。根据高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机制研究,综述了蔬菜在高温逆境下渗透调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膜的稳定性、热激蛋白的变化情况和其耐热性的机制,以及植物体内信号物质脱落酸(ABA)等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最后就今后这方面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供中国科研工作者参考,并期望对提高国内蔬菜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水平有所帮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山区苦荞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陕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荞麦尤其是苦荞的药用价值极高。发展荞麦优质、高产种植,市场前景非常良好。文章介绍了高寒山区苦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推广种植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