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11年度山西省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管理状况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尽管中国奶牛业受到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巨大冲击,但在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的鼓励扶持下,山西省规模化奶牛产业快速发展,不仅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为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能够准确地掌握山西省规模化奶牛场的情况,本文对雁门关综合试验站辐射的山西省31个参加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生产状况月报报送的规模奶牛场2011年度前10个月数据进行分析回归,并结合对奶牛场的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了山西省规模化奶牛场养殖过程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一些问题,以期为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决策以及开展奶业经济研究等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原地区普那菊苣烂根病诊断及防治
《草业与畜牧 》 2011
摘要:介绍了普那菊苣烂根病在山西太原地区发病的症状,并分析发病原因和影响发病的各种因素,提出引起该病的害虫为双翅目眼蕈蚊科种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态制剂预防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的应用技术研究
《中国动物检疫 》 2011
摘要:本研究利用肠道益生菌竞争排斥原理,结合生产实际建立了临床预防鸡沙门氏菌的四个模型,即"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试验1、2组,单纯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的试验3、4组,同时设有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攻毒条件下,对各组鸡白痢症状的观察、攻毒保护死亡数量统计、称重分析,结果为:3组及攻毒对照组表现典型鸡白痢症状,试验1、2、3、4组攻毒保护率分别96.7%、96%、80%、94%,而攻毒组为76%。试验3组与空白对照组30日龄增重差异极显著,其余各组均表现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无论雏鸡直接口服微生态制剂或先服用抗生素再使用微生态制剂,这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保护雏鸡免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强毒的攻击,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雏鸡的死亡,提高育雏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坪草水分生理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就20世纪90年代后有关草坪草在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耐旱性、蒸散量等方面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性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目前我国草坪草在水分生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还有待于完善和改进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何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减少猪舍有害气体浓度
《今日养猪业 》 2011
摘要:养猪人总是担心自己的猪只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不被及时发现,要避免猪只的亚健康,就要从日常最基本的小事抓起,即改善猪只营养水平、优化饲料配方。最新的保健养猪技术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减少猪舍有害气体的排放,以保证对亚健康状态的猪机体进行调控,促进其向健康方向、而非向患病方向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鸡新城疫病毒SX-1株F和HN基因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预防兽医研究室克隆的pG-F和pG-HN质粒为模板,PCR扩增麻鸡新城疫病毒SX-1株F基因和HN基因,并以由15个柔性氨基酸构成的柔性短肽作为Linker将F及HN基因片段体外连接,插入pCI-neo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麻鸡新城疫病毒SX-1株F基因和HN基因共表达载体pCI-F-HN,并在Vero细胞中转染表达,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麻鸡新城疫病毒SX-1株F-HN组合基因在Vero细胞中得到较高水平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较强的荧光,说明F-HN组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下一步研究高效亚单位基因工程苗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