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苦荞颗粒冲剂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苦荞颗粒冲剂(TBPM)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将健康的昆明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苦荞颗粒冲剂1号低、中、高3个剂量组与苦荞颗粒冲剂2号中剂量组。饲养6周后,测定不同剂量苦荞颗粒冲剂对小鼠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摄入苦荞颗粒冲剂2号后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SOD酶活显著增加(P<0.01),肝脏GSH-px活力增加(P<0.001);摄入苦荞颗粒冲剂1号高剂量后小鼠肝脏中丙二醛的含量减少,血清和肝脏中SOD酶活显著增加(P<0.05)。苦荞颗粒冲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颗粒剂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效果评价
《农业科技通讯 》 2011
摘要:在糯玉米心叶期,开展了6种颗粒剂灌心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制作的颗粒剂,雌穗被害率均可被控制在5%以下,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上述3种药剂可以作为颗粒剂灌心防治糯玉米田玉米螟的推荐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对节节麦的防效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为明确不同除草剂、不同施药时期对节节麦的防效和小麦生长的影响,以节节麦株率10%为研究对象,选用世玛、阔世玛、穗安3种除草剂分3个时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三叶期前施药,虽能有效抑制节节麦的生长,但对小麦的鲜质量也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因而施用除草剂应于小麦三叶期后进行;大田药效试验分析表明,小麦分蘖初期和小麦拔节初期施药对节节麦的防效均极显著高于小麦分蘖盛期,但小麦拔节初期施药会显著影响小麦产量的提高;世玛、阔世玛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优于穗安,二者防效均在95.7%以上,施药后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17.6%和17.3%。田间可根据阔叶杂草的多少有选择性地施用世玛或阔世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管涔山汾源鳞翅目昆虫考察报告Ⅲ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报道了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汾河源头采集的部分鳞翅目昆虫,包括木蠹蛾科Cossidae1属1种,尖蛾科Cosmopterygidae 1属1种,鞘蛾科Coleophoridae 1属1种,菜蛾科Plutellidae 1属1种,羽蛾科Pterophoridae 1属1种,卷蛾科Tortricidae 7属12种,螟蛾科Pyralidae 17属20种,刺蛾科Limacodidae1属1种,钩蛾科Drepanidae 5属5种,瘤蛾科Nolidae 1属1种。其中,6个属、11个种是山西省内的新记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大豆高产育种主要数量遗传性状的选择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选用200个山西早熟大豆品种(系),从8个主要数量遗传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山西省早熟品种产量的性状主要是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早熟高产大豆品种选育,在充分考虑生育日期这个限制因素外,不能过分追求百粒重的大小,要重视单株荚数的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