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肥料种类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不同磷、钾肥种类对优质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系统比较了不同磷、钾肥料种类与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统一施用相同氮肥和硼肥的条件下,施用不同的磷、钾肥种类的肥料,对黔黄油21号的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各施用磷、钾处理均较CK增产。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黔黄油21号的芥酸、饼粕中的硫甙含量、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以及含油量等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不明显,各处理间变异程度不大,不因营养元素种类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表现比较稳定。增施磷、钾肥可改善黔黄油21号植株性状,增加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


贵州旱地苕子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研究
《耕作与栽培 》 2010
摘要:通过对苕子与其它作物的3种间套模式与冬闲土的经济效益比较表明:不同苕子种植模式较冬闲提高玉米产量100~553.7kg/667m2,增幅27.5%~52.4%。不同种植模式总收入是较冬闲地—玉米增收496~958元/667m2,增收幅度达85.4%~164.9%。不同苕子种植模式纯收入较冬闲模式增收436~740元/667m2,增幅105.8%~179.6%。纯收入从高到低的排列是:苕子/马铃薯—玉米>小麦/苕子—玉米>苕子—玉米>冬闲—玉米。


不同摊放时间后提香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求提香前较佳的摊放时间,以提高绿茶的香气及综合感官品质,研究了干燥后不同摊放时间(0h、8h、16h、24h和32h)对绿茶感官品质特性的影响,并测定了提香前后茶样含水量的变化,对成茶进行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干燥后摊放24h再提香的茶叶品质最好,感官审评综合得分为93.10,干燥后茶叶含水量为3.8%,提香前后含水量分别为5.4%和3.0%。干燥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摊凉可以吸收环境中一定的水分,使茶样水分分布更均匀,再经提香工序,可显著提高绿茶的感官综合品质,尤其是绿茶的香气。


长臀鱼危病害调查及有关防治技术
《科学养鱼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长臀鱼危Cranoglanis bouderius bouderius(Richardson)俗称牛毛鱼、牯鱼,属鲇形目、长臀鱼危科、长臀属,是珠江水系特有的土著名优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保护动物红皮书》,在我省仅分布于南、北盘江和红水河流域。长臀鱼危肉味鲜美、无肌间刺、脂肪较多、营养价值高,为人们喜爱的上等经济鱼类,是近年来开始人工驯养的一个新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发


缓释肥料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缓释肥在马铃薯上的作用,2009年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引进施可丰牌缓释肥和氮肥抑制剂(一种氮肥缓释剂),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可丰牌缓释肥在一次性施肥的情况下,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显著,并能较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施可丰牌缓释肥用量(按总养分量折算)在比常规施肥减少20%用肥量的情况下仍有5.6%的增产效果。初步认为,种植马铃薯施用施可丰牌缓释肥有节本、增效、省工的作用。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帝王花苗期生长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适宜帝王花苗期生长的氮、磷、钾肥水平,以1个月苗龄的帝王花苗木为试材,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对苗木地径、高度、叶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钾比例不利于帝王花苗木生长,适合帝王花苗木生长的氮磷钾比例为1∶(0.3~0.5)∶(1~3)。


玉米杂交种贵单8号亲本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单8号是贵州大学农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200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对贵单8号的亲本特征特性、制种基地的选择、正反交制种的可行性、花期调节、规格播种、去杂去劣、母本去雄、种子质量等环节作了详细阐述和要求。


喀斯特山区流水养殖鲟鱼试验
《科学养鱼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鲟鱼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鲟形目,鲟科,鲟属,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称。鲟鱼无肌间刺,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8%,肉质鲜美;鲟鱼卵蛋白质含量为29%,是制作鱼子酱的原料。目前,商业养殖的鲟主要有西伯利亚鲟和几种杂交鲟等,其生存的温度范围多为1~35℃,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