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利用高光谱数据估测不同温度胁迫下的水稻籽粒中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两个主要指标。本文以不同温度胁迫下的水稻田间试验为基础,分析水稻成熟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不同生育期冠层反射光谱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水稻籽粒的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不同生育期冠层原始光谱和一阶导数在某些波段达到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水平。进一步分析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红边参数等光谱参数与成熟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拟合较好的参数进行筛选,建立了水稻成熟籽粒粗蛋白含量(GCPC)和直链淀粉含量(GAC)监测模型,运用独立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精确度为0.393-0.683,准确度为0.708-0.923,RMSE值为8.706%-11.296%。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对水稻籽粒粗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关键词: 水稻籽粒 粗蛋白质含量 直链淀粉含量 反射光谱 光谱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强雌性状的遗传分析

中国蔬菜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强雌性苦瓜品系09C-51、09C-54和普通性型品系09C-57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调查单株主茎50节位内的雌花节率。通过对两个组合的P1、P2、F1、F2、BC1P1各世代植株的性型观察,并经χ2测验,表明苦瓜强雌性性状由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利用组合09C-51×09C-57的Pl、P2、Fl、F2群体的性型分离数据,进一步对性型进行数量遗传学分析,表明强雌性性状符合1对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说明苦瓜强雌性性状由1对主基因控制,且存在微效多基因的影响,其主基因遗传率为63.06%,多基因遗传率为26.96%。

关键词: 苦瓜 强雌性状 遗传分析 主基因+多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NCBI公共数据库的1 458条三浅裂野牵牛ESTs序列进行EST-SSRs信息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剔除低质量的和冗余的序列后,得到总长度为334.368 kb无冗余序列868条。这些无冗余序列中有35个微卫星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布于35条EST中,出现频率为4.03%,平均分布距离为9.55 kb。在2~6核苷酸的重复类型中,二、三核苷酸SSR之和占总EST-SSR的68.57%,其中三核苷酸SSR占总SSR数量的45.71%。在所有重复单元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T/AT(14.29%),其次是TCT/AGA为11.43%,TAA/TTA为8.57%列第3位。在所有的SSR中,EST-SSRs重复次数5次的有13个,占全部SSR的37.14%,其次是重复次数为4次和7次,各有5个,占全部SSR的14.29%。结果说明,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的EST-SSR出现频率较高、类型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利用价值。

关键词: 三浅裂野牵牛 生物信息学 EST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系统的优化及转基因体细胞核移植系统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善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系统,依次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期激素处理、成熟后胚胎激活方式、激活后胚胎培养液选取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后系统应用于转基因体细胞核移植。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系统为:成熟前24.0 h添加10.0 IU/ml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10.0 IU/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激活方式为电脉冲(1.2 kV/cm,30μs)联合细胞松弛素B处理(5μg/ml,3.0 h),胚胎培养液为PZM3。在此系统下,卵母细胞成熟率达80.9%,卵裂率达92.8%,囊胚率达53.7%,将此系统应用于转EGFP基因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囊胚率达18.3%。以上结果表明,此系统可用于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及转基因体细胞核移植。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发育 体细胞核移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与发展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作为一种快速监测手段已经被运用到农作物生长监测与产量估算等诸多方面。介绍了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当前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估计。

关键词: 农作物 病虫害 遥感监测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稻条纹叶枯病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水稻重要的病毒病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该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 Fallén)传播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的。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条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功能、复制、表达调控、分子变异、病毒与介体互作、抗病育种、预测预报和防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化合物丁香酚抗烟草花叶病毒病作用机制初探

农药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初步研究丁香酚对植物病毒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盆栽法测定了丁香酚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电镜法观察了丁香酚对病毒粒子的影响;体外混合法测定了丁香酚对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体外聚合的影响。[结果]丁香酚对烟草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丁香酚与病毒混合处理后,病毒粒子有断裂现象;丁香酚对TMV外壳蛋白体外聚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丁香酚可以作为新型抗病毒剂用于防治作物病毒病。

关键词: 天然化合物 丁香酚 烟草花叶病毒 防效 外壳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湖流域典型菜地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径流中氮、磷流失是流域内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面源污染之一[1-3]。菜地是太湖流域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太湖沿岸及其支流河道、沟渠两岸分布有许多蔬菜地且该区域蔬菜复种指数高,化学肥料施用量大,部分地区表层土壤氮、磷养分累积明显[4],许多蔬菜地与水体相邻,肥料在雨水冲刷下易通过径流进入水体。减少菜地径流中的氮、磷排放,对减缓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菜地中氮、磷等养分流失的确切数据以及其对周边水体富

关键词: 菜地 地表径流 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叶片光氧化研究进展

杂交水稻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介绍了水稻叶片光氧化的成因,综述了光氧化对叶片色素含量、光合速率、PSⅡ结构、电子传递、光合酶及叶片早衰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目前已经克隆或精细定位的水稻叶片光氧化相关基因,并阐述了光氧化研究对水稻育种的积极意义。还介绍了作者发现的籼型两用不育系812HS的光氧化特性及其显性光氧化基因LPO1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LPO1的定位、克隆设想。

关键词: 水稻 光氧化 生理 遗传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配施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兼用型甘薯品种苏薯15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与氮、钾肥配施对甘薯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钾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经济产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薯干产量与干物率、基部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蔓薯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薯块干物率与最长蔓长、茎粗、基部分枝数都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18种处理组合中低氮低钾低密度处理经济产量最高,蔓薯比最佳;在对块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效应中,施钾量>栽插密度>施氮量,且施钾量和栽插密度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施氮量和栽插密度是影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因此,生产中保持合理的栽插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欲通过增加栽插密度来获取超高产的可能性不大。从本试验来看,纯氮120 kg/hm2、K2O180 kg/hm2与栽插密度4.95×104株/hm2的肥密组合有利于苏薯15号发挥其高产潜力。

关键词: 甘薯 氮钾配施 栽插密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