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鱼菜共生系统的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1997
摘要:本文进行了水质和环境的动态调控,探索了氨氮、营养盐类、pH值、溶氧、温度等因子对鱼菜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总结出不同密度鱼类与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蔬菜之间的优化配比关系。设计了实验性、中试性、庭园型设施,成功地饲养了鲤、鲫、罗非鱼等种类,并栽培了蕃茄、黄瓜、莴苣、芹菜、韭菜、蕹菜、落葵、秋海棠、冬珊瑚等植物。中试规模设施10个单元,单期(三个月)净产鲤鲫14.26kg/m3,莴苣21kg(6m2),蕃茄19kg(6m2)。
关键词: 高密度养鱼,无土栽培,鱼菜共生系统


低温引起草菇菌丝体RNA变化的研究
《食用菌学报 》 1997
摘要:应用RNA分离、纯化技术对低温(4℃)处理的草菇菌丝体RNA进行分析,发现随着草菇在低温下保存时间的增加,草菇细胞内的大分子量RNA组分有所减少,小分子量RNA组分有所增加。


青紫泥土壤养分供应特征和演变规律
《上海农业学报 》 1997
摘要:通过青紫泥土壤12年(24季)化肥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氮素化肥对水稻而言,无论在起始阶段还是在目前都是产量的限制因素,与无肥区相比,增产幅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2年平均为44.8%~50.4%;磷素对旱作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对水稻则不明显,为平均年增产10.5%;钾素起始对水稻和小麦都没有效果,但随着定位试验时间的延长,效果有所表现,增产幅度平均为13.4%,但不同年份表现不一。土壤贡献率经过12年定位试验后,由原来的80%以上降低到50%~55%。在土壤肥力方面,12年施用化肥区和无肥区比,土壤物理性质无显著差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每年分别下降1.25%和1.33%,土壤速效养分无磷、钾区都大幅度下降。


国外番茄引种试验初报
《上海蔬菜 》 1997
摘要:1996年春,我们从国外引入番茄品种28份,进行品比试验,以求筛选出适宜上海地区栽植的高产、抗病、优质的番茄品种,供推广应用。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有引自以色列的品种24份,其它地区品种4份。试验于上海农科院良种繁育中心大棚中进行。小区随机排列,双行植,行距40cm,株距30cm,小区面积0.03亩。以浦红7号(无限生长类型),浦红6号(有限生长类型)为对照。 2月6日播种,采用电热温床育苗。4月9日定植、前期加套小拱棚。每亩施有机肥5000-7500kg、复个肥5kg。其它田间管理按当地水平、方法进行。6月中旬采收,8月上司采收结束。 结果与分析


奶山羊β-乳球蛋白cDNA的克隆
《动物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奶山羊乳腺中快速抽提总RNA,根据已发表的绵羊β乳球蛋白(oBLG)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与oBLG基因第一个外显子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部分序列相对应并能与特定载体末端互补的一对引物,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特异性片段。将扩增片段与线性化质粒pDIRECT退火,获得重组质粒pDBLG。PCR鉴定、限制性分析和分子杂交均表明已克隆到奶山羊BLG的cDNA。
关键词: 奶山羊,β-乳球蛋白,互补脱氧核糖核酸,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克隆


不同积制方式对有机肥无害化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1997
摘要:采用简易自然难制、覆膜难制、添加生物制剂堆制和简单仓式准制四种方式,研究积制畜禽有机肥在堆制过程中的主要养分指标、卫生指标变化和对环境的影响。得出了采用不同税制方式堆制的畜禽有机肥达到无害化指标所需的时间以及适合于上海郊区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采用的有机肥积制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