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绵体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菌B2817的分离与鉴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镰刀菌-细胞毒组合筛选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32株从海绵体上分离出的细菌进行筛选,得到4株抗肿瘤活性较好的细菌.经活性检测,发现菌株B2817的发酵液在稀释100倍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鼻咽癌细胞CNE和小鼠肉瘤细胞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92%、90%和95%,而对正常的人肝细胞的抑制率仅为8%.经多相分类学鉴定,发现B2817是弧菌属中一个种,与弧菌属中的产气弧菌Vibriogazogenes亲缘关系最近,但两者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子遗传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故认为B2817可能是弧菌属的一株未被认识的新种.图1表3参9


红树林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5 CSCD
摘要:研究海南清澜港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8个土壤因子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林5~20cm土层细菌数量达1.0×106~12.9×106cfu/g(cfu:colony-formingunit)s,放线菌数量达0.7×103~19.0×103cfu/g,真菌数量达0.5×102~5.2×102cfu/g。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pH、含水量、全磷量、全钾量明显影响土壤细菌的数量;土壤pH、有机质含量、有效钾含量明显影响放线菌的数量;土壤pH、全钾量明显影响真菌的数量。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通径分析),仅有土壤pH是影响细菌、放线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8和1.15,并且两者都达显著水平;全氮、速效钾通过土壤pH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间接作用也比较大,两者对细菌数量的作用系数都为0.44,对放线菌数量的作用系数都为0.58。土壤pH对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作用可能与红树林土壤普遍偏酸的现象有关,而多数细菌、放线菌类群生长的最适pH为6~8。真菌的线性回归模型未达显著水平,未能运用通径分析法来估计土壤因子的影响作用。这可能因为多数真菌类群嗜酸(pH5 ̄6),而被调查的16个土样,有9个样品pH<5,有2个样品pH>6,土样pH的这种分布使其对真菌数量的影响作用不能用线性模型来拟合。


异黄酮及其在非豆科植物中生成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05 CSCD
摘要:异黄酮类物质一般是在豆科植物中生成的,但是近年来发现通过转基因技术在非豆科植物中也能合成异黄酮类物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非豆科植物拟南芥、烟草、玉米BMS细胞和酵母的转化研究及合成特点。
关键词: 异黄酮 黄豆苷元 染料木黄酮 非豆科植物 异黄酮合成酶(IFS)


海洋弧菌B2817合成抗肿瘤活性物质条件的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 2005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海洋弧菌B2817抗肿瘤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包括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初始pH值,培养温度,装液量,种龄和接种量等条件的研究。结果发现其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5g.L-1、甘油5g.L-1,蛋白胨10g.L-1,黄豆粉5g.L-1,未纯化的日晒海盐30g.L-1,pH6.0~6.5。最佳培养条件:29℃,180r.min-1振荡培养;种子液种龄和接种量分别为24h和5%;装液量为150mL(500mL三角瓶中);培养时间为2d。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B2817的生物量为3.0g.L-1,发酵液在稀释400倍后对人肝癌细胞抑制率可达85%。


甜瓜ACC氧化酶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烟草的转化
《果树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反义基因技术抑制水果成熟过程中内源乙烯的合成,从而培育耐贮运品种是解决水果延熟保鲜难题的可行新方法。一个来自甜瓜的ACC氧化酶cDNA全序列被反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从而构建了甜瓜ACC氧化酶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用该反义基因载体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并且转基因在转化植株的自交子代中发生孟德尔分离,由此验证了该载体构建的成功和可用性。此项研究为下一阶段用该反义基因载体转化甜瓜栽培品种做了充分必要准备。


无核荔枝花发育相关MADS-box基因的克隆及结构分析
《生物技术 》 2005 CSCD
摘要:目的:克隆与无核荔枝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方法:根据多种植物的MADS-box保守区及其C-端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利用RT-PCR及3’-RACE的方法分离目的基因。结果:经同源分析,所克隆到的基因的cDNA序列包含有完整的MADS-box保守区与半保守的K区,是典型的MADS-box家族基因,命名为LMADS1。结论:成功地克隆到一个与无核荔枝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对无核荔枝花发育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无核荔枝 花发育 MADS-box基因 RT-PCR 3’-RACE


长春花生物碱类药物研究概述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长春花生物碱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抗肿瘤类药物之一,然而,因其在植物体内含量甚微而影响其市场化。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长春花的起源,生长习性及其药用价值与作用机理,然后较为详尽地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春花体内生物碱的提取及细胞工程、遗传工程、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长春花生物碱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对长春花生物碱的前景作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