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多胺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 2005 CSCD
摘要:多胺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如参与植物衰老进程的调控、体细胞胚发生、花芽分化、花和果 实的发育及参与各种生理胁迫反应等。本文重点综述了多胺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学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有关 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MADS-box基因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分子植物育种 》 2005 CSCD
摘要:MADS-box基因是一个序列特异的调节基因家族,所编码的蛋白为转录因子,主要由MADS盒、K盒、I区、C末端、N末端等5个部分组成,其中MADS盒非常保守。MADS-box转录因子是通过二聚体化的形式以其保守结构域与特定的DNA序列相结合来调控基因的表达的。大量的研究表明,MADS-box基因在植物花的发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已克隆出了许多与花器官发育相关的A ̄C类的MADS-box基因,而且也发现了许多可以调控花时的MADS-box基因。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ADS-box基因在果实的发育、成熟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已在矮牵牛和拟南芥中分离出与胚珠的发育密切相关的几个MADS-box基因FBP7、FBP11、STK、SHP及SEP基因。目前认为果实的成熟主要是由于乙烯的调控而引起的,但在番茄中发现1个MADS-box基因与果实的成熟相关,而且可能是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实共有的果实成熟调节者,首次发现MADS-box对果实成熟的作用会为用非激素的方法来调控果实成熟提供新途径。果实的开裂会严重影响某些裂果的产量,进行相关的分子调控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已在拟南芥中发现2个MADS-box基因SHP和FUL与果实的开裂密切相关,SHP会控制裂开区域的分化,而FUL的过量表达会抑制裂片区域的木质化,FUL可以负调控SHP基因。
关键词: MADS-box基因 胚珠 果实发育 果实成熟 果实开裂


砖红壤中氨挥发特征研究初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室内土柱模拟,以砖红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肥料投入量、氮肥品种、种植模式与氨挥发特征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尿素在砖红壤中氨挥发过程可分为快速挥发和慢速挥发2个阶段;不同尿素投入量下,氨累计挥发量并不总是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尿素用量超过375Nkg·hm-2后,其累计挥发量并无明显增加。不同种植模式下,休闲处理氨挥发速率均相对高于对应的种植玉米处理;从休闲处理各氮肥品种氨挥发最大速率来看,碳铵>复混肥a>尿素>复混肥b;从各氮肥品种氨累计挥发量来看,复混肥a>碳铵>尿素>复混肥b;各种氮肥品种的氨累计挥发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均可用动力学方程Yt=a+blnt来表示。


巴西橡胶树CBF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5 CSCD
摘要:通过RT-PCR技术从橡胶树中克隆了CBF基因家族的保守区,并通过5'端RACE和3'端RACE技术克隆了全长为1121bp的cDNA序列,通过BLAST工具搜索Genbank数据库。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同其他植物中的CBF家族基因高度同源,认为该cDNA序列就是橡胶树中的CBF基因。利用genescan和ClastalX工具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推测其编码区为693bp,编码231Aa,并包含一个AP2DNA结合域。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橡胶树的CBF基因氨基酸序列与热带起源的作物同源性较高,而与北方种植作物相似性较低。


一种改进的富含多糖的芒果组织中完整总RNA提取方法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次用0.25体积无水乙醇和0.11体积的5mol·L-1醋酸钾溶液(pH4.8)去除多糖,并用硼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去除多酚,成功地从0.2 ̄0.3g富含多糖和多酚的芒果嫩绿色、砖红色和转绿期的叶片以及果皮和果肉组织中提取到完整总RNA,所提取的RNA在体外能成功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此法的全过程共需要22 ̄24h。


番荔枝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防真菌的筛选
《果树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荔枝根腐病是番荔枝的严重病害。在广东湛江番荔枝果园中,从病根中分离到了5种不同的真菌菌株,其中有致病力的3种:寄生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棕榈疫霉(P.palmivora)、镰刀菌(Fusariumsp.),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寄生疫霉次之,棕榈疫霉的致病力较弱。致病力测定表明了以上二3种真菌菌株均有可能为湛江番荔枝根腐病的病原菌。分别以各病原菌为靶标,用对峙培养法,从果园健康番荔枝的根际土壤和果实、叶片筛选到了3个对上述病原物都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经初步鉴定均为木霉菌(Trichodermasp.)。防效测定表明,这些拮抗菌株均有很好的防效,是极具开发潜能的生防菌株。


尿素在砖红壤中的淋失特征Ⅱ——NO_3~-—N的淋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大型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尿素施用量与砖红壤中NO3--N的淋失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渗漏液中20cm处NO-3-N浓度变化趋势相似;60cm处渗漏液中各处理NO-3-N最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对应的20cm处;120cm处渗漏液中各处理NO-3-N浓度在39d前无显著变化,之后迅速上升并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最高浓度值与施肥量的关系可用方程y=0.5257x+138.2来表示。从120cm处NO-3-N累计淋失量来看,其累计淋失量与施肥量的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y=0.478x+204.26;最后对各处理NO3--N累计淋失量Yt(gN)与时间t(d)的关系进行拟合。


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热带作物学报 》 2005 CSCD
摘要:以海南龙血树的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把其接种于MS+BA1mg/L+NAA0.1mg/L+PVP100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0 ̄50d可诱导其腋芽萌发,再把萌发后所形成的新芽切割下来接种于MS+BA2mg/L+KT0.5mg/L+蔗糖30g/L的培养基上培养25 ̄30d可诱导形成丛生芽,丛生芽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每25 ̄30d可增殖3 ̄5倍。把丛生芽分割成单株并接种于MS+BA3mg/L+GA31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使其壮苗后再接种于MS+NAA0.5 ̄1.0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可诱导小芽形成完整的根系,小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8%。该体系的建立为海南龙血树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