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20份玉米农家种质优势类群的划分和优势模式分析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份从农家种选育的自交系和6份测验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120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以玉米自交系总配合力效应为指标,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自交系大致可分为5大类:第1类群为铁13;第2类群为牛11、呼兰8趟、五常白头霜、呼兰老来瘪、冬黄、五常黄金塔、早大黄、宾县老来瘪;第3类群为青冈牛尾黄、五常60天还家、珍珠粟、呼兰红稂子、五常大金顶、风白12、龙江黄马牙;第4类群为木兰白头霜、大四、kl3;第5类群为克830。从组配方式看,地方种质资源与供试6大杂优类群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说明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比较丰富,但Lancaster×地方种质、Ried×地方种质、旅系×地方种质在利用地方种质组配出现强优势组合的概率相对较多。

关键词: 玉米 农家种质 杂优类群 杂优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HSP70基因表达对寒冷应激的响应

中国兽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15、25和32℃不同温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内HSP70mRNA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冷应激的低温处理过程中,HSP70mRNA转录量在各温度均为见显著增加;在冷应激的复温培养过程中,HSP70mRNA转录量在4℃和15℃处理后4h后,复温培养的4~8h显著增加(P<0.05);在25℃和32℃处理后4h后,复温培养未能诱导细胞内HSP70mRNA转录量显著增加(P>0.05);细胞在4℃和15℃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4h,HSP70mRNA转录量随处理温度的减低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处理4~8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5℃和32℃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未能显著诱导HSP70mRNA的转录(P>0.05)。结果表明,冷应激诱导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内HSP70mRNA转录量的增加,不是发生在低温处理的应激阶段,而是发生在复温后的细胞应激阶段,温和冷应激(25~32℃)未能诱导复温后HSP7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强度冷应激(4~15℃)诱导复温后HSP7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且与冷应激的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关键词: HSP70 荧光定量PCR 冷应激 成纤维细胞 东北野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杂1号特征特性及产业化前景

辽宁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介绍了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杂1号的特征特性,展望了食用向日葵的产业化前景,指出优质食用向日葵产业化是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 龙食杂1号 特征特性 产业化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EPSPS抗草甘膦基因转化马铃薯品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微型薯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EPSPS抗草甘膦基因转入马铃薯,并对其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经PPT筛选获得抗性植株17株;经PCR检测,17株呈阳性;RTPCR检测,6株呈阳性,说明EPSPS基因能够正常转录;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5株呈阳性,证明EPSPS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抗草甘膦试验,转基因材料对浓度0.4 g·L-1的草甘膦表现出抗性。

关键词: 马铃薯 农杆菌介导 EPSPS基因 遗传转化 草甘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统计显示,2012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玉米总播种面积达1 067.8万hm2,较2011年增长9.29%,其中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536.04万hm2,占50.02%,这组数据表明了东北地区玉米扩种的趋势。虽然玉米播种面积与产量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东北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被形象地称为我国的"黄金玉米带",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探讨玉米高产栽培的措施,为提高东北地区玉米产量提供新的参考。1精选种子,科学播种作为四大作物,玉米相对水稻、大豆和小麦而言,玉米属于稀植作物,东北地区种植密度一般都在45 000~75 000株.hm-2,也正因此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所以,精细挑选种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花芽诱导的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2013

摘要:利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在试验蝴蝶兰的叶腋处涂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蝴蝶兰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从花芽分化率、开花率、至第一小花天数、第一小花盛开天数、第一小花直径、花序长、A级率等综合分析,筛选出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为:CCC浓度为3000mg/L,能够显著提前开花143d,花期163d,花序20.18cm,第一小花直径12cm,A级率44.4%。

关键词: 调节剂 蝴蝶兰 花芽 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紫长茄新品种“龙杂茄七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龙杂茄七号"是以自交系‘jw-108’为母本、‘ys-25’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果实长棒状钝头、顺直,果皮黑紫色,秀美光亮,果实海绵组织硬度适中,口感好,极具东北地方特色;抗黄萎病,丰产性好,前期产量集中,占全部产量的40%左右,平均667m2产量为3 500~5 500kg;适于春季露地或覆膜栽培,经济效益好。

关键词: 紫长茄 “龙杂茄七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抗“拿捕净”基因的SSR标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探究谷子抗病育种的理论基础,采用Blast比对的方法,利用已知的谷子抗"拿捕净"除草剂的基因组序列,对谷子抗"拿捕净"基因进行SSR分子连锁标记筛选研究。利用抗"拿捕净"基因的已知序列找到了在谷子基因组中第7和第9条染色体上均存在同源序列,分别在这些同源序列上下游寻找SSR引物,在谷子F2群体中进行SSR标记的筛选,进行共分离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第7染色体上的2个SSR标记SIMS13569和SIMS13512与谷子抗"拿捕净"基因性状共分离,即表现为连锁遗传,该标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谷子抗"拿捕净"基因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第9染色体上的序列不具有抗"拿捕净"的作用。

关键词: 谷子 “拿捕净”基因 Blast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李、杏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

中国园艺文摘 2013

摘要:调查分析黑龙江省南部、西部、东部不同生态区域的李、杏栽培面积、产量、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生产现状,阐述黑龙江省李、杏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培育开发新品种、区域化栽培、重视加工、发展多元化生产等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李、杏 现状 优势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期的选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从播种期对光照、温度、降雨量和风的利用入手,探讨了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便更深刻地了解播期、气候资源和玉米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适时播种可促成玉米的增产增收。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通过播期调整玉米与气候条件的配置,可以有效调控玉米的生长发育,进而调控产量形成。在播期的选择上不应仅考虑温、光因子,还要重视降水等其他气候条件。

关键词: 播种期 气候资源 玉米产量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