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大麻茎腐病菌的分离及其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摘要:从病变部位分离出两株病原真菌DN1和DN2,通过菌丝及孢子形态的观察,初步确定其分别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及轮枝孢属(M.Verticillium)。在pH值4~14之间,两株菌都能正常生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通过盆栽试验确定大麻对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麻能修复弱碱性土壤。

关键词: 病原真菌 分离 土壤pH 盆栽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2%烟嘧·莠·异丙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现代农药 2013

摘要:为了明确42%烟嘧·莠·异丙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安全性,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2%烟嘧·莠·异丙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适宜施药时期为玉米3~5叶,适宜用药量为2625~3000 mL/hm2。在上述推荐剂量范围内,对玉米安全。

关键词: 42%烟嘧·莠·异丙可分散油悬浮剂 玉米 除草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脱毒苗类型对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2013

摘要:为探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适宜的脱毒苗类型问题,选用‘荷兰15号’,‘尤金’和‘克新13号’三个品种的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计正常试管苗(对照),6叶龄期去掉带3个叶片茎尖的试管苗,6叶龄期获得的带3个叶片茎尖的扦插苗,9叶龄期获得的带3个叶片茎尖的扦插苗共4种脱毒苗类型。利用方差分析探讨了不同脱毒苗类型对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性状(商品薯产量和总产量)和经济参数(利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试管苗(对照)和6叶龄期获得的带3个叶片茎尖的扦插苗处理的商品薯产量最高,正常试管苗(对照)和6叶龄期去掉带3个叶片茎尖的试管苗处理的总产、利润和经济效益均较高。

关键词: 脱毒苗 马铃薯 原原种 产量 经济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残留量的影响,为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园区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165 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当施氮量高于165 kg.hm-2,产量反而有降低的趋势,过量施氮也并不能增加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因而氮素利用率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玉米收获后土壤剖面无机态氮质量分数的变化因施氮量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0~8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随氮肥输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以表层(0~40 cm)硝态氮质量分数最高,中间层(60~80 cm)质量分数最低,100 cm以下土层以施氮量为165 kg.hm-2的处理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最低,降低了硝态氮淋溶风险;铵态氮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不同的施氮量对土壤铵态氮质量分数的影响主要在0~20 cm土层,铵态氮质量分数与施氮量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效益,以165 kg.hm-2(优化施氮量)为最佳氮肥施用量。

关键词: 施氮量 玉米产量 氮素利用率 硝态氮 铵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龙谷34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谷子是黑龙江省主要粮草兼用作物之一,它抗旱、耐瘠、抗灾能力强。小米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是人们喜爱的食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小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地区大豆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大豆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防治大豆菌核病,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病圃中分离纯化的大豆菌核病菌进行培养,对菌核萌发最适温度、在土壤中萌发最适深度、子囊盘的萌发期及栽培密度与菌核病菌侵染发病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菌核病菌最佳生长温度为20~25℃;菌核萌发的最适pH为5.0,在碱性环境中不能生长;土壤表面的菌核萌发力最强,5 cm以下菌核不能萌发;子囊盘萌发高峰期是在7月末,正值大豆R2期;大豆种植密度与菌核病发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适当降低大豆种植密度,可有效防治大豆菌核病。

关键词: 大豆 菌核病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率因素的研究

中国兽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比较参与受精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存在与否、精子上浮时间、精卵共孵育时间、不同受精液等4个方面的因素,研究这些因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以求找到最佳的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体系。将选择带有不同颗粒细胞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分为3组:含全部颗粒细胞、2~3层颗粒细胞和裸卵;调整精子在受精液里的上浮时间为0、30、60、120min研究其受精能力;比较3、6、20h精卵共孵育时间对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体系下,在mTBM受精液中,将精子上浮处理60min,与含2~3层颗粒细胞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共孵育6h的IVF体系最为有效,其卵裂率为(77.6±2.3)%,囊胚率为(25.7±2.6)%。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体外受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江单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1]。近几年来,随着农业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农区草食性畜牧的发展,黑龙江省对优质青贮玉米的要求越来越高[2]。江单5号(江饲30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综合技术室选育的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植株繁茂、抗逆性强、耐密植、品质好、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高的特点[3]。江单5号在2009年1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后部分CIMMYT种质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更好地改良和利用CIMMYT种质资源,从改良后部分CIMMYT亚热带群体中筛选出10份自交系与测验种测交,进行产量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0份自交系中,C-2,C-3,C-8是综合表现比较理想的自交系,从其组配的组合中筛选出高产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可根据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交系的利用与改良,如C-4和C-5可降低株高,C-2可增加穗粗。C-3×MO17,C-8×黄早4组合产量较高,抗逆性强,可对其作进一步的鉴定试验。

关键词: 玉米 CIMMYT 杂种优势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干物质含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2013

摘要:为了探讨马铃薯脱毒苗氮磷钾肥的科学配施问题,利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扦插种植生产原原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计了16个氮磷钾配比组合方式,探讨了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性状(商品薯产量和总产量)、块茎干物质含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氮磷钾配比组合对主要性状的影响,筛选出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且经济系数较高的氮磷钾配比组合1个,即N为16 kg/667 m2、P2O5为11 kg/667 m2、K2O为14 kg/667 m2。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磷钾配比 原原种 产量 干物质含量 经济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