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巴西橡胶树胶乳中4种植物生长物质的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04 CSCD

摘要: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巴西橡胶树胶乳中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iPAs)、脱落酸(ABA)和乙烯(ET)等4种植物生长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可检测到巴西橡胶树胶乳中含有较多的IAA,iPAs,ABA。采用气相色谱法(TraceGC气相色谱仪和GC-9V气相色谱仪)可检测到用乙烯利刺激割胶的成年割胶树胶乳中的ET,但在未开割幼树胶乳中未能检测到内源ET。在巴西橡胶同一茎段一定长度范围内,不同的采胶位置IAA,、ABA含量的差异不显著,表明它们量的分布没有位置效应。

关键词: 橡胶树 胶乳 植物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结缕草成坪期植株养分变化

草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对杂交结缕草Zoysiajaponica×Z tenuifolia成坪期的植株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N ,P ,K是草坪草体内的三大营养元素 ,其含量大小为N >K >P。叶片养分质量分数参考性指标为 :N 1 86 9%~2 92 0 % ,P 0 192 %~ 0 4 10 % ,K 1 4 31%~ 1 5 74 % ,Ca 0 0 4 2~ 0 0 71% ,Mg 0 0 5 7%~ 0 0 79% ;根系养分质量分数参考性指标为 :N 0 876 %~ 1 5 6 1% ,P 0 119%~ 0 14 3% ,K 0 5 5 9%~ 0 82 4 % ,Ca 0 0 30 %~0 0 39% ,Mg 0 0 2 4 %~ 0 0 4 2 %。

关键词: 杂交结缕草 成坪期 植株养分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炭疽病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与多菌灵抗药性发生的关系

微生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照豆科合萌属 (Aeschynomene)作物炭疽病菌的tub1和tub2基因序列设计了 2对引物 ,分别从芒果 (Man gifera)炭疽病菌对多菌灵 (MBC)田间抗药性 (MBCR)和敏感 (MBCS)的菌株中扩增 β_微管蛋白基因。结果只有以tub2为参照设计的引物扩增到了特异片段。进一步对全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该基因序列全长 1344bp ,编码4 4 7aa ,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豆科合萌属炭疽病菌的tub2基因高度同源。对芒果炭疽病菌抗、感菌株 β_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第 181、2 37和 36 3位氨基酸发生了突变 ,而其它位置 (如第 198位或 2 0 0位 )均不变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菌 β-微管蛋白 多菌灵抗药性 点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花打顶”茎尖的组织和细胞学特征

园艺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解剖学和细胞学的研究发现 ,黄瓜“花打顶”茎尖部位的节数、节间长度和茎粗均减小 ,顶端幼茎细胞的伸长和伸展受到抑制 ,维管束数目增加 ,导管壁和厚角组织细胞壁明显增厚 ,顶端分生组织分化的原基数量相对减少 ,并簇生 ,顶端分生组织的体积减小 ,细胞液泡化 ,核膜、液泡膜及质体膜等部分降解 ,细胞呈现衰老趋势 ;进一步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获得了黄瓜生长正常和花打顶的差异表达cDNA片段 ,Northern分析表明其中精氨酸脱羧酶 (ADC)的同源基因和叶绿体ATPase亚基III的同源基因分别属黄瓜花打顶的正调控和负调控基因

关键词: 黄瓜 花打顶 解剖学 细胞学 mRNA差异显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部分荔枝种质的RAPD分析

园艺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0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通过RAPD分析的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对海南30份荔枝种质进行鉴定、分类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种质相似系数在55%-80%之间,说明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在相似系数为0.61的水平上,30份海南荔枝种质被分为4组,与以龟裂片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的形态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RAPD分类比形态分类的分类范围更细。因此,传统形态分类不能完全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有待结合RAPD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荔枝 RAPD标记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SSR标记的研究

遗传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核荔枝A4号为实验材料 ,应用选择性扩增微卫星 (SAM)法分离、克隆了 10 0个简单序列重复 (SSR)序列 ,其中 88个非重复 ,可用。加上搜索数据库所获得的 1个SSR序列 ,一共 89个序列用于特异引物的设计。仅从71个序列的 82个基因座设计出特异引物。合成 4 1条特异引物 (与 5′锚定简并引物配对 ,个别相互配对 ) ,对其中的 39个基因座进行检测。其中 15对引物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片段 ,另外 11对引物扩增出非预期片段。最后 ,以 37个荔枝种质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从 2 6对出带的引物中 ,筛选出多态性引物 2 1对 ,获得了 2 2个荔枝基因座特异性SSR标记

关键词: 荔枝 SSR标记 SAM法 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叶桃花心木的花、叶抽提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04 CSCD

摘要:以大叶桃花心木的花和叶为材料,测试了其乙醇抽提物对重要多食性害虫斜纹夜蛾5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试剂中大叶桃花心木的花与叶各自的抽提物质量分数5%时均有较强的拒食作用,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高达96.33%和86.23%,选择性拒食率分别高达96.63%和91.98%;质量分数5%大叶桃花心木花、叶抽提物拒食率在48 h后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较高的拒食率,其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7.3%和73.9%,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5.46%和85.63%;连续以质量分数1%的花、叶抽提物浸叶饲喂时,试虫体重的增长明显低于对照试虫,处理后第5天,质量分数1%的花、叶抽提物处理试虫的平均体重分别为对照的49.32%和53.01%。研究结果表明,大叶桃花心木的花、叶的乙醇抽提物对斜纹夜蛾均具有良好的拒食活性,并且大叶桃花心木的花抽提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高于其叶的抽提物。

关键词: 大叶桃花心木 抽提物 斜纹夜蛾 拒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RAPD技术探讨冬青属苦丁茶的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与分类地位

云南植物研究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 2 2份冬青属苦丁茶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 4 0个 10 bp的引物用于多态性检测 ,从中筛选出了 2 7个多态性良好的引物。用该 2 7个引物对上述 2 2份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 ,共得到 4 45条DNA谱带 ,其中多态性带4 32条 ,占 97 0 8%。根据扩增结果计算了各份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 ,并用UPGMA构建了聚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 :2 2份供试材料分成 4类 5组 ,第Ⅰ类为Ilexpentagona (分为A、B两组 :A组为新变种var mashanensisG .M .L .;B组为原变种var pentagona) ,第Ⅱ类为I kudingcha,第Ⅲ类为I latifolia ,第Ⅳ类为I cornuta ;第Ⅱ ,Ⅲ ,Ⅳ三类各有一组材料组成。物种的差异、亲缘关系以及同一物种内不同种质材料在起源地域上的差异均可从系统树中反映出来。RAPD分子标记的结果可作为判断冬青属苦丁茶种质资源材料的起源地域、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以及种级水平和种下分类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冬青属 苦丁茶冬青 遗传差异 RAPD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刚果12号桉叶片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4 CSCD

摘要:对刚果12号桉鲜叶中的化感物质采用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2种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并运用GC/MS分析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析鉴定。2种方法共分离鉴定出119个化学组分,其中20个组分完全相同,其它的完全不同,主要成分有α-桉叶油醇(α-eudesmol)、β-桉叶油醇(β-eudesmol)、对伞花烃(p-cymene)、香树烯(aromadend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4-萜品醇(4-terpineol)、苍术醇(hinesol)、反式石竹烯(trans-caryophellene)等。其中桉叶油醇类的含量在这2种提取方法中分别占了34.36%和31.40%。因此,桉叶油醇在刚果12号桉的化感作用中可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否如此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刚果12号桉 精油 超临界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化感物质 桉叶油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04 CSCD

摘要:测定20种热带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结果表明:含羞草、腰果、菠萝蜜、油梨、人心果、飞机草6种提取物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其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均达40%以上;在选择性试验中,菠萝蜜、含羞草、腰果3种提取物有较好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低于0.4;在非选择性试验中,菠萝蜜、含羞草、人心果、腰果4种提取物有较好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低于0.2。

关键词: 热带植物 小菜蛾 次生化合物 产卵驱避作用 拒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