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A:L1型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制备及免疫效力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制备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有效控制贵州省鸭多杀性巴氏杆菌发生和流行。【方法】以实验室分离保存的A:L1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地方流行株为菌种,通过涂板法测定该菌株生长曲线,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该菌株对鸭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将该菌培养至终浓度为1×1010 CFU/mL后分别制备白油佐剂灭活疫苗和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经疫苗质量检验后进行免疫雏鸭试验;通过攻毒保护试验评价比较两种疫苗的保护率,并对攻毒试验鸭肝脏、肺脏、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A:L1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株培养至18 h到达峰值,活菌数可达1.0×1010 CFU/mL;LD50为5 CFU;制备的两种疫苗安全性良好;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一免后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免疫保护率可达62.5%,高于白油佐剂灭活疫苗(50.0%)及商品灭活疫苗(50.0%)。二免后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优势更为明显,免疫保护率可达87.5%,高于白油佐剂灭活疫苗(75.0%)及商品灭活疫苗(62.5%)。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一免后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能对肺脏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二免后在肝脏、肺脏和脾脏的保护效果上,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组优势明显。【结论】利用贵州地区流行的A:L1型菌株所制备的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明显,能对贵州地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鸭多杀性巴氏杆菌 A:L1型 免疫保护 灭活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高海拔区3个苹果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西南高海拔区苹果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明确不同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特征,为高海拔区苹果品质调控及培育不同香气特征苹果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3个产自威宁的苹果(烟富3、王林和维纳斯黄金)果实中挥发性物质,并对其挥发性物质成分特征及其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个品种果实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93种,其中,酯类19种,醛类11种,酮类11种,醇类5种,酯类和酮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总含量的54.73%~58.06%和18.58%~20.13%.乙酸2-甲基丁酯、(E,E)-2,4-己烯醛、3-己醛和2-甲基-1-丁醇是烟富3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依次占总含量的1.15%~3.32%、0.08%~0.15%、0.03%~0.12%和0.03%~0.42%;2-甲基丁酸己酯、丁酸己酯、2-甲基丁酸丁酯、苯甲醛和1-己醇是王林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0.31%~2.18%、0.20%~0.98%、0.09%~0.32%、0.06%~0.11%和0.30%~1.01%;乙酸己酯、乙酸戊酯、反式-2-己烯基乙酸酯、己醛和1-辛醇是维纳斯黄金成熟果实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0.42%~2.38%、0.05%~0.19%、0.03%~0.17%、0.11%~0.22%和4.34%~4.73%.[结论]威宁高海拔区域烟富3、王林和维纳斯黄金3个苹果品种成熟果实均为酯香型,辛酸乙酯、庚酸乙酯、2,6-二甲基-4-庚酮、3-甲基-2-丁酮、乙酸2-甲基丁酯和1-辛醇可能是影响威宁高海拔区苹果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关键词: 高海拔 苹果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特征香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金钗石斛光合特性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贵州省赤水市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施肥处理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Li-Cor,USA),对金钗石斛光合特性的有关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施用Hoaglan营养液能有效改善金钗石斛的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的快慢与金钗石斛气孔导度呈正相关,气孔导度日变化与蒸腾速率日变化有直接关系,所有因子中钾肥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影响较大,均达显著水平,而影响气孔导度的是氮肥,生产中应合理施用钾肥、氮肥.

关键词: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 光合特性 日变化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色甘薯资源的形态学和ISSR荧光标记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紫色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差异,为紫色甘薯遗传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引进的10份紫色甘薯为材料,利用形态学性状和I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品种遗传多样性.[结果]基于20项形态学性状的聚类图,在欧式距离为9.97处,可分为两大类群,第一大类为宁紫1号、山东紫薯、渝紫2号、徐紫8号、越南紫薯;第二大类为鄂12、宁紫4号、渝紫3号、渝紫11、南紫018.紫色甘薯种质资源的观测等位基因为(Na)为2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9190,期望杂合度(He)为0.2375,香农指数(I)为0.4333,在遗传距离为0.96时,10份供试紫色甘薯材料可分为两大类.[结论]部分供试材料的ISSR标记聚类结果与形态学标记在遗传背景和类群划分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两种鉴定分类方法的聚类分析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紫色甘薯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将形态学及ISSR标记结合能有效提高品种间特异性的鉴定,更能客观、准确的确定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紫色甘薯 形态学 聚类分析 ISSR荧光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线粒体D-loop区和Cyt b基因序列的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贵州毕节地区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其选育和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R扩增、DNA测序获取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D-loop区和Cyt b基因序列,采用相关软件分析序列变异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果]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D-loop区和Cyt b基因序列分别检测到9、3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S),对应定义7和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765、0.842和0.00 519、0.00 826;中性检测和核苷酸错配分析显示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近期历史上可能未经历群体扩张事件.[结论]毕节地区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选择压力主要受到负向选择的影响,当前的人工选择对其Cyt b基因进化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 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养殖群体;D-loop和Cyt b;遗传多样性;选择压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乌蒙山区设施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与来源解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贵州乌蒙山区设施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选取研究区种植面积较大的4个设施蔬菜基地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44个大棚土样和68个露天土样,测定土壤pH及Cd、Hg、As、Pb、Cr、Cu、Zn和Ni含量,分析研究区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并运用多元统计(简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与剖面分异法综合分析研究区设施菜地耕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设施蔬菜种植会加速土壤酸化,与露天菜地土壤相比,设施菜地耕层土壤pH降低了0.24.研究区设施菜地与露天菜地耕作层土壤重度污染样点占比分别为53.57%与42.86%,中等以上生态风险样点占比分别为82.14%与57.14%,土壤Cd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与生态风险因子.研究区设施菜地耕层土壤中As、Pb、Cr、Cu、Ni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风化,Cd、Hg、Zn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风化与农业投入品.综上所述,研究区设施菜地受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于露天菜地,尤其应控制外源Cd、Hg、Zn的投入,并加强农产品重金属监测,为贵州乌蒙山区设施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设施土壤 重金属 污染风险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糯高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效率的适宜密度和施氮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影响着作物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效率.研究糯高粱的适宜密度和氮肥水平组合,为贵州高粱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贵州糯高粱品种红缨子为研究对象,2017和2018年在贵州省仁怀市开展裂区设计的田间试验.主区为密度,设置低(9×104株/hm2)、中(11.25×104 株/hm2)、高(13.5×104株/hm2)3个水平;副区为氮肥用量,设施N0、120、240、360 kg/hm2 4个施氮水平,分别代表不施氮和低、中、高氮水平.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取样测定糯高粱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量和氮含量,成熟期测产.[结果]糯高粱产量在中密度和中等氮水平下达到最大,分别为4805和4768 kg/hm2.中、高密度处理较低密度处理的平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增加了 24.93%和51.13%;施氮处理较N0处理增产主要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穗长的同步提高.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糯高粱的干物质(氮素)积累总量、转运量、转运率及贡献率;糯高粱的氮肥利用率、表观回收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及氮素生理效率在中高密度下增加显著,同一密度下随施氮量增加逐级递减.种植密度(D)、氮肥水平(N)与产量(Y)之间的关系为 Y=2169.72D+7.14N-94.52D2-0.016N 2+0.059DN-8198.737,达到最高产量 7720.92 kg/hm2 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11.53×104株/hm2和234.29 kg/hm2.[结论]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可显著提高贵州糯高粱的产量,促进干物质、氮素的积累和转运,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糯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1.53×104株/hm2、适宜施氮量为234 kg/hm2.

关键词: 糯高粱 种植密度 氮水平 氮素积累 氮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11个杧果品种(系)果实品质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深入了解杧果种质资源多样性,对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收集的11个杧果品种(系),测定其单果质量等9个果实品质指标,并对其中7个指标进行了变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果实品质指标差异较大,其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5.99%;果实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55%。11个杧果品种(系)可聚为两大类,第一类种质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粗纤维高于第二类,第二类种质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均高于第一类。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987%,第1主成分贡献率最高,为27.376%,其主要决定因子是维生素C含量。综合评价看出,金煌杧、黔山杧1号、热农1号3个品种(系)果实品质优良。

关键词: 杧果 果实品质 变异系数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晚熟李表型性状分析及优良种质筛选

经济林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贵州晚熟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为晚熟李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依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等标准,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15份贵州晚熟李种质的42个描述型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并对其18个数值型性状指标分别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在其42个描述型性状指标中,果实的鲜食品质、风味和色泽的多样性指数均较大,叶尖形状、果实形状和果顶形状的多样性指数均较小;在其18个数值型性状指标中,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异系数均较大,果形指数、叶片长度和果实发育期时长的变异系数均较小。枝叶的生长相对有利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形成,却不利于果实中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的形成,且果实相对易于早熟。对数值型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份贵州晚熟李种质可以划分为4类,即无食用价值类、稍晚熟类、大果类和极晚熟类。简化描述评价贵州晚熟李数值型性状的7个核心指标是:1年生枝条的长度和粗度、叶片长度、果实中可溶性糖与可滴定酸的含量、果形指数和种子质量。在优良种质筛选的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4.155%。其中,主成分1主要提取的是可食率、糖酸比、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其贡献率为62.630%;主成分2主要提取的是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其贡献率为17.000%;主成分3主要提取的是维生素C和果实发育期时长,其贡献率为14.525%。【结论】15份贵州晚熟李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在果实色泽和鲜食品质方面具有较大的育种选择潜力,是育种的宝贵资源,育种者可根据其种质性状和育种目标进行合理选用,提高育种效率。初步选出的晚香脆、高坪李、大麦李和乞末李等优良种质均可用作晚熟李新品种选育及定向育种的材料。

关键词: 晚熟李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优良种质筛选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日照条件下2个热带玉米自交系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深度挖掘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揭示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变异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采用分子辅助方法改良热带玉米种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热带光钝感自交系QR273和光敏感自交系T32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长日照条件(16 h光/8 h暗)对试验材料进行处理,于四叶期采集幼嫩叶片提取总RNA,利用RNA-Seq技术对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不同光敏类型自交系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长日照条件下,从玉米自交系T32和QR273间共鉴定出697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T32较QR273的上调表达基因有3291个、下调表达基因有3686个。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有24个应答光刺激和应答辐射的基因在T32和QR273中表现出显著差异;此外,有17个同时与应答光刺激、应答辐射、胚后期发育、光周期、生殖结构发育、生殖系统发育、生殖发育过程、光周期/开花和分生组织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有15个昼夜节律通路相关基因在T32和QR273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Zm00001e030377和Zm00001e023792基因在T32中的表达量高于QR273,而Zm00001e016746和Zm00001e011193基因在T32中的表达量低于QR273。【结论】长日照条件下光敏型与光钝型热带玉米自交系间的转录组差异分析共鉴定出697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4个参与应答光刺激和应答辐射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7个同时与应答光刺激、应答辐射、胚后期发育、光周期及分生组织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15个与昼夜节律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通过差异性参与昼夜节律通路中的成花诱导,导致成花启动途径不完全相同,可能是热带种质光周期敏感性变异的关键遗传基因。

关键词: 热带玉米自交系 光周期 差异表达基因 长日照条件 转录组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