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品种生育期分类的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由于大豆单一品种适应范围较窄,需要有各种类型的品种来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所以,对这些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品种进行合理分类是提高其应用效率的重要课题。根据生育期进行分类是大豆分类的主要方法,北美生育期组已成为国际通用的生育期分类标准。这种方法对一熟制产区非常适用,但对不同播季的大豆生育期比较是非常困难的。我国大豆种植制度复杂,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反映我国大豆品种分布特点的区划研究,但缺乏区域间品种生育期比较标准。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越来越需要有既能反映国内品种分布特点又能和国际接轨的分类方法,国内学者由此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为国际交流提供了便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未来可能根据大豆生育期基因类型建立更具有稳定性的分类标准。


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中药剂拌种筛选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筛选出最佳药剂拌种配方,以克新13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用新复极差法分析得出不同药剂拌种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00mL凯普克+100g美派安+50mL瑞苗清+400m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20g兽用链霉素的出苗率为94.67%,对立枯病防效为100.00%,对早疫病的防效为88.89%,产量为45 505kg.hm-2,比对照增产9.37%,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萘二甲酐减轻咪唑乙烟酸对高粱药害的解毒效果及解毒机理
《农药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萘二甲酐减轻咪唑乙烟酸对高粱药害的解毒效果及解毒机理。[方法]以高粱为生测试材,采用模拟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的方法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安全剂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的解毒效果和解毒机理。[结果]在咪唑乙烟酸25 g a.i./hm2用量下,对高粱苗有较重药害,高粱苗的株高和鲜质量均明显低于不施药空白对照。萘二甲酐可以减轻咪唑乙烟酸对高粱的影响,表现为萘二甲酐+咪唑乙烟酸处理的高粱苗株高和鲜质量明显高于咪唑乙烟酸处理。萘二甲酐和咪唑乙烟酸都能导致高粱苗的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可以认为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是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的解毒因素之一。萘二甲酐和咪唑乙烟酸对高粱苗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萘二甲酐+咪唑乙烟酸处理后,高粱苗的GSH含量高于空白对照,低于咪唑乙烟酸处理;GSTs活力有明显提高。[结论]萘二甲酐可以减轻咪唑乙烟酸对高粱的药害;萘二甲酐减轻咪唑乙烟酸对高粱药害的解毒机理是使高粱植株体内某些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和激发高粱苗的GSTs活力。


中国马铃薯主要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病毒病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为了解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样品,包括试管苗样品248个,原原种样品93个,大田种薯样品621个,共计962个。应用DAS-ELISA方法检测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219份样品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PVS检出率最高,PVY次之。有10个样品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造成。不同级别种薯质量情况为试管苗PVS病毒发生较多,原原种质量较好,大田种薯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