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海双船变水层拖网网囊的网目选择性研究
《水产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黄海双船变水层拖网网囊的网目选择性,2015年10月在黄海南部进行了网囊网目为40、54、60mm和70mm的套网拖网试验,采用Logistic选择模型和体周估算法对网囊网目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双船变水层拖网渔获主要为蓝点马鲛、银鲳、带鱼、小黄鱼和鳀鱼;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逃逸率明显增加;极大似然法估算的模型参数,用AIC值检验拟合良好;估算出以变水层拖网捕捞达到可捕标准的部分经济鱼类相应的网囊网目尺寸,分别为小黄鱼71.0 mm、银鲳103.6mm、带鱼92.3mm、蓝圆鲹63.8mm。在黄海目前的渔业资源现状下,为保护小黄鱼、带鱼和鲐鲹等中小型经济鱼类的渔业资源,建议将双船变水层拖网的最小网囊网目尺寸定为60m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三角河网初级生产力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南方水产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珠三角河网初级生产力,于2015年3月、6月、9月、12月对其进行取样调查,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初级生产力时空差异及其与环境因素关系。结果表明,珠三角河网初级生产力(碳,C)为98.81~927.21mg·(m~2·d)~(-1),均值为346.51 mg·(m~2·d)~(-1)。调查区域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明显,总体上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各站位初级生产力均值以珠江桥站位最高[600.61 mg·(m~2·d)~(-1)],市桥站位最低[232.60 mg·(m~2·d)~(-1)]。初级生产力与透明度、氮磷营养盐、叶绿素a呈正相关关系(P<0.01,n=52),与硅酸盐呈负相关关系(P<0.01,n=52),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指数(EI)呈线性相关关系。珠三角河网以中营养、富营养为主体,与其他水域相比,初级生产力较低,污染程度较严重,需防止其向富养化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年龄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摘要:如何鉴别南极磷虾的年龄一直以来都是南极磷虾种群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年龄作为其种群生物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是了解其资源动态的基础。因此,国内外相关研究者们为研究南极磷虾的年龄提出并尝试了各种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目前为止,鉴定南极磷虾年龄的方法主要有体长频数分布法、年龄色素法、复眼测定法和多变量形态分析法。体长频数分布法在其年龄鉴定的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但准确性有待提高;年龄色素法在准确性上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优势,但技术上的难题很难克服;复眼测定法包括复眼晶椎数目测定、眼径测定和眼柄测定,前两者作为体长频数分布法的一种辅助,可以提高其准确性,后者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方法,其不足之处是人为主观性较强;多变量形态分析法仅为尝试性的研究,在年龄鉴定上并没有太多令人信服的结果。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南极磷虾年龄鉴定的相关研究,针对各种鉴定方法的利与弊,综述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以期为开展南极磷虾资源评估与管理提供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泥鳅源维氏气单胞菌Zy01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患病台湾泥鳅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菌Zy01,通过鉴定并筛选敏感药物,为台湾泥鳅维氏气单胞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患病台湾泥鳅肌肉溃烂处分离细菌,经理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并利用K-B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菌株Zy01为2015年11月引发台湾泥鳅疾病的病原菌,其对台湾泥鳅的LC50为2.0×10~6 CFU/m L。菌株Zy01理化特性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基本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与维氏气单胞菌相似性为99%,综合判断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菌株Zy01对环丙沙星、头孢拉定、诺氟沙星、阿奇霉素及庆大霉素等10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等9种抗生素不敏感。【结论】分离菌株Zy01对台湾泥鳅有致病性,养殖时可选用庆大霉素及新霉素等药物进行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标记分析3个耐寒鲤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生物学杂志 》 2017 CSCD
摘要:耐寒品种的培育与养殖对于三北地区的鲤养殖业非常重要,对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分析有助于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采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3个遗传背景相近的耐寒鲤品种松荷鲤(GG,Cyprinuscarpio L.)、荷包红鲤抗寒品系(HH,Cyprinuscarpio var.wuyuanensis)与松浦鲤(SS,Cyprinuscarpio var.Songpu)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3个耐寒鲤品种GG、HH和SS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392、4.501和4.51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01、0.815和0.80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20、0.717和0.720,GG、HH和SS均属高度多态水平(PIC>0.5),3个群体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位点较少,种群结构合理。2)计算3个耐寒鲤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绘制聚类图,结果 GG和HH先聚为一个分支,再与SS聚在一起。基于Structure亚种群数检验的分析结果显示,当K=2时,HH群体从3个群体中分离出来,GG和SS群体主要遗传组分相同;当K=3时,GG、HH和SS群体相互分离开,并且各自形成自己的遗传组分。3)在26个标记中检测出品种特异等位基因73个,其中41个品种特异等位基因的频率超过10%,进而获得基因型频率大于10%的品种特异基因型161个,可用于3个耐寒鲤品种的种质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财经智库 》 2017
摘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首要原因,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仍然是城镇化的普遍规律,对于特(超)大城市限制人口的强制性规划和政策应谨慎应用。北京试图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寄希望于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成功治理好北京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的可能性很小。即使通过行政手段勉强而为之,也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未来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要遵循城市发展基本规律,要加快促进河北绿色崛起,推动形成"一主两副"的经济中心格局,协同治理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科学规划建设雄安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盐胁迫对钝吻黄盖鲽幼鱼鳃Na~+/K~+-ATP酶、肝脏抗氧化酶和非特异免疫酶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2017
摘要:研究钝吻黄盖鲽(Pleuronectes yokohama)幼鱼鳃的Na~+/K~+-ATP酶(NKA)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在低盐(6、18,分别记作S6、S18组)胁迫下的变化规律,探讨其适应盐度的规律,以及抗氧化机制和非特异免疫能力。结果显示,S6组和S18组鳃的NKA活力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1 d时最大(P<0.05),S6组7 d时开始下降,而S18组在3 d时开始下降。肝脏的SOD和CAT活力均先升后降,其中SOD活力S6和S18组均于7 d时最大(P<0.05),14 d时S6组活力较S18组大;CAT活力S6和S18组均于7 d时最大(P<0.05),在14 d时降至初始水平。肝脏ACP活力S6、S18组均于3 d时升至最高(P<0.05),14 d时S18组降至对照组水平,而S6组则低于对照组(P<0.05);AKP活力S6和S18组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在3 d达到峰值,14 d时仍高于对照组(P<0.05)。低盐胁迫影响钝吻黄盖鲽幼鱼的NKA、抗氧化酶和非特异免疫酶,S18组对盐度胁迫的适应能力更大。
关键词: 钝吻黄盖鲽 盐度 Na+/K+-ATP酶 抗氧化酶 非特异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鳖肝腹水及肿瘤病可能的原因分析
《科学养鱼 》 2017
摘要:中华鳖,养殖方式主要有鱼鳖混养、池塘单养、工厂化温室养殖等,主产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及浙江等省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中华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速中华鳖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已成了必然的趋热。故中华鳖养殖规模及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其生存环境受到极大挑战,变得异常恶劣,随之病害频发,常引起较大经济损失。2016年7月份笔者接到某养殖场求助,养殖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鲇与鲇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及组织学比较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黄河濒危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点,以鲇(Silurus asotus)为对照,对兰州鲇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兰州鲇与鲇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形态相似,具有肉食性鱼类的特征。兰州鲇消化道较短,有发达的"U"型胃,胃内皱褶明显,无幽门盲囊,肠道短且粗,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前肠粗大,后肠较细。两种鲇属鱼类都有独立致密的肝脏和胰脏。(2)兰州鲇的比肠长显著大于鲇(P<0.05),比胃重、比肝胰脏重显著低于鲇(P<0.05),但二者的比肠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3)兰州鲇胃的皱襞幅度小于鲇,且环肌层比兰州鲇薄。兰州鲇与鲇前肠的肠黏膜均形成了大量皱襞,肠黏膜、褶皱粗大,但鲇的褶皱分支较细密。兰州鲇与鲇的后肠与前肠相比,肠腔变小,褶皱数量明显减少,高度降低。黏膜层分布有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兰州鲇与鲇的肝脏肝小叶间缺少结缔组织,分界不明显,而兰州鲇肝细胞的密度大于鲇。综上所述,兰州鲇与鲇的消化系统相似,均符合肉食性鱼类消化系统特征,结合消化生理等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的消化能力弱于鲇,这可能是在自然情况下兰州鲇的分布区域及适应性不及鲇的原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