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氟苯尼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氟苯尼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低、中、高(10、20和40 mg/kg·BW)3种剂量氟苯尼考药饵连续投喂脊尾白虾5 d,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于停止投喂药饵后的第3、6、12、24、48、96、168和240 h取血淋巴,测定血蓝蛋白(HEM)含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HEM含量均在3 h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ACP活性在3 h和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168 h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低、中剂量组AKP活性在3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T-SOD活性整体高于对照组,分别在6 h和24 h达到最高值(P<0.05),高剂量组在24 h和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CAT活性均在3 h和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在12–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24 h达到最低值(P<0.05);低、中、高剂量组T-AOC活性均在3–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48 h达到最低值(P<0.05),且出现剂量效应。本研究结果为氟苯尼考在海水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 氟苯尼考 脊尾白虾 免疫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鳍马面鲀工厂化养殖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下的生长情况,在海水温度11.08℃~26.32℃条件下,以1月龄绿鳍马面鲀幼鱼为实验样本,进行为期9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样本初始平均体质量(0.07±0.02)g、平均全长(1.59±0.33)cm增长到(143.20±10.32)g、(20.31±0.67)cm,平均增重量最大值为(44.15±5.74)g/月,平均日增重量(0.48±0.04)g/d;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为:L=0.069 3 x+0.301 7(R~2=0.946 8),平均全长瞬时增长率为0.008;全长与体质量呈指数关系,回归方程式为:W=0.014 L3.047 9(R~2=0.996 8),幂指数约等于3.0,为等比生长类型,第一背鳍长、体高都与全长呈线性关系;实验样本的生长状况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水温18.52℃~26.32℃时增重较快。研究表明,绿鳍马面鲀适合温水养殖,且生长速度快,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幼鱼 水温 生长指标 工厂化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点篮子鱼对人工湿地的水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需要人工定期实施清理浒苔的海参养殖区为研究对象,以投放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混养为处理组,以不投放点篮子鱼为对照组,通过监测处理组和对照组浒苔生长覆盖率和水质参数(包括氨氮和磷酸盐)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点篮子鱼作为水生态系统工程师对水域资源环境引起的资源配置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点篮子鱼体重与对浒苔日摄食量之间的关系以定量化水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结果显示,投放点篮子鱼的处理组不仅浒苔覆盖率比未投放点篮子鱼的对照组下降速度显著要快,而且水质指标在浒苔腐败的后期能依然保持平稳,与对照组形成显著性差异;随着点篮子鱼体重的增加,其单位时间内对浒苔的摄食量以对数形式增长.综上,点篮子鱼能通过改变自身以外生命(浒苔)或非生命物质(水质)的状态,产生水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未来运用水生态系统工程师的同时需要综合考量潜在的生物入侵风险.

关键词: 点篮子鱼 水生态系统工程师 人工湿地 浒苔 生态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喹烯酮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

摘要: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饲料中添加3个不同含量(50、75和100 mg/kg)的喹烯酮来饲养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和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养殖周期为60 d,研究喹烯酮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抗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喹烯酮的对照组相比,添加喹烯酮的实验组中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速度加快,死亡率降低,饲料系数下降。当饲料中添加喹烯酮的剂量为75 mg/kg时,其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效率提高最佳(P<0.05),饲料系数最低,成活率最高。在75 mg/kg的喹烯酮添加量下,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的抗缺氧能力、血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均有提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喹烯酮对建鲤和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的作用呈现非剂量依赖性,而且添加75 mg/kg喹烯酮对其抗缺氧能力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建鲤和斑点叉尾鮰养殖中喹烯酮的最适用量为75 mg/kg。

关键词: 建鲤 斑点叉尾鮰 喹烯酮 生长性能 抗缺氧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 ORF25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方法扩增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ORF25基因的部分基因序列,并将扩增产物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成功构建了CyHV-2-ORF25-KG重组质粒。IPTG将其诱导后,SDS-PA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得到表达,分子质量大小为42ku,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多次免疫后通过细胞融合,筛选出1株单抗5C6;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验证,这株单抗可以识别CyHV-2ORF25蛋白。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Ⅱ型 ORF25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遥感图像中尺度海洋锋及涡旋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中尺度海洋锋及涡旋均是重要的中尺度海洋环境特征。中尺度海洋锋及涡旋的提取及其时空分布、变化的研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渔业资源评估、渔情预报及军事等都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能在同一时间获取大面积海洋要素观测数据,遥感数据具有优良的连续性、同步性,因此遥感数据被广泛应用于中尺度海洋锋及涡旋提取的研究中。方法对基于遥感数据进行中尺度海洋锋提取的梯度法、Canny算法、小波分析法和基于引力模型的方法,以及涡旋的提取的Okubo-Weiss法(OW法)、Winding-Angle法(WA法)、基于海面高度的无阈值等值线法和Hybird Detection(HD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对中尺度海洋锋面及涡旋提取方法的见解及新思路。结果利用2014年2月南海北部海表温度(SST)数据,分别采用梯度法中的Gradient法、Sobel算法以及Canny算法对南海北部温度锋进行提取并得到该区域温度锋分布图。结果表明在多种锋面提取方法中,Canny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且其提取结果的连续性和精度更好。中尺度涡的提取方法中,WA法的提取结果具有更好的准确性。早期的中尺度涡提取方法忽略了多中心结构涡旋存在的情况,而后来的HD法能较好地识别多中心结构涡旋。结论阈值选取是中尺度海洋锋及涡旋提取的难点和提取结果好坏的关键。然而海洋要素图像弱边缘的特点使得传统边缘检测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中尺度锋提取。文章通过对不同锋面及涡旋提取方法的总结与分析,为海洋锋面及涡旋提取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尺度锋 中尺度涡旋 遥感 数字图像处理 弱边缘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金融工具创新的海洋渔业风险管控研究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

摘要:海洋渔业是高风险行业,开展我国海洋渔业风险管控迫在眉睫。文章分别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2个方面分析我国海洋渔业风险,以金融工具创新的视角分析我国海洋渔业风险管控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海洋渔业保险和天气衍生品以及水产品指数期货和水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金融工具创新,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金融的海洋渔业风险管控可合理引导海洋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海洋渔业风险、稳定海洋渔业从业者收入以及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海洋渔业 自然风险 市场风险 金融工具 风险管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对外科技交流中的保密提醒制度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7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外合作与交流数量明显增多,涉及国家秘密的情况不断增多,保密工作的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保障作用更加明显。文章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对外科技交流中存在的保密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提高科研单位保密工作的对策建议,探讨了建立保密提醒制度的必要。

关键词: 对外科技交流 保密提醒 农业科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病毒mRNA监测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灭活快速检验方法建立及其应用

水产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灭活快速检验方法,从ISKNV感染CPB细胞系转录谱筛选并经q RT-PCR验证表达量最高的病毒ORF099基因作为快速检测靶基因。以质粒p MDORF099为标准品,采用q PCR方法绘制了CT值与质粒拷贝数的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CT=–3.42lgx+39.455,最低检测限为3拷贝/μL,结果显示组间和组内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重复性。将ISKNV病毒悬液10倍稀释成100~103拷贝/m L,分别取1 m L病毒稀释液接种CPB细胞,在第7、9和11天提取细胞总RNA,经基因组DNA去除试剂盒去除残留DNA后采用qRT-PCR方法检测ORF099基因转录本,结果显示在第7天即可从接种1个拷贝病毒的细胞中检测出ISKNV ORF099转录本。将3个浓度梯度(0.05%、0.1%、0.2%)的甲醛灭活ISKNV制备的模拟样品以及实验室制备的3批次ISKNV细胞灭活疫苗样品接种CPB细胞9 d,采用上述快速检验方法进行检测。0.05%、0.1%甲醛灭活模拟样品可检测到ISKNV ORF099基因转录本,其他样品均未检测到。而细胞盲传实验显示,0.1%终浓度甲醛灭活ISKNV接种细胞盲传3代未出现CPE,鱼体安全实验显示接种鱼体后无临床发病症状和实验鱼死亡,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病毒灭活快速检验方法比细胞盲传法和鱼体安全实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耗时短、检测效率高等优点,对提高ISKNV灭活疫苗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灭活疫苗 灭活检验 mRNA 荧光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动学及消除规律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明西伯利亚鲟体内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代谢动力学与消除规律,同时为科学合理使用恩诺沙星防治鲟鱼细菌性疾病和水产品的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20℃条件下进行恩诺沙星10 mg/kg体重口灌给药后西伯利亚鲟血液、肌肉和肝脏组织中恩诺沙星及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数据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进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鲟血液、肝脏和肌肉中恩诺沙星药物代谢动力学房室模型符合二房室模型,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0.5、0.9和1.23 h;峰浓度值(C_(max))分别为0.329、4.162和3.350 mg/L;表观分布容积(V_d)分别为26.219、6.320和2.835 L/kg,吸收半衰期﹝T_((1/2)α)﹞分别为4.643、45.623和11.308 h;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32.046、354.987和252.194 h。恩诺沙星代谢物环丙沙星在西伯利亚鲟血液、肝脏和肌肉中药物代谢动力学房室模型符合二房室模型,T_(max)分别为0.5、6.4和2 h;C_(max)分别为0.164、0.918和1.450 mg/L;Vd分别为43.760、7.678和0.122 L/kg;T_((1/2)α)分别为4.643、8.503和14.464 h;T_((1/2)β)分别为32.046、148.4和219.904 h。【结论】恩诺沙星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西伯利亚鲟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房室模型符合二房室模型,其吸收、消除较缓慢。

关键词: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西伯利亚鲟 药动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