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雁北地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主要技术
《中国马铃薯 》 2011
摘要:雁北地区是山西省马铃薯的主要生产区之一,约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0%。马铃薯是该地区农民种植的主要作物,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雁北地区发展无公害马铃薯所具有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生态优势、交通优势,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8个方面,提出了无公害马铃薯生产的主要技术,以期为本地区的生产实际提供指导,帮助种植户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食料玉米和全脂大豆的加工方式与犊牛瘤胃酶系发育关系的比较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玉米和全脂大豆的粉碎、蒸汽压片及膨化处理与犊牛瘤胃的酶系发育的关系。试验采用12头(21±3)日龄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3组,挤压膨化组、蒸汽压片组及对照组(常规粉碎组),分别饲喂采用不同加工方式的玉米和大豆配制成的开食料。试验期为3~13周龄,每周采集犊牛瘤胃液测定瘤胃中纤维素酶(包括内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微晶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淀粉酶(包括淀粉酶和α-D-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1)挤压膨化组犊牛瘤胃中α-D-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随犊牛周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P<0.05),而其他酶活性受犊牛周龄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2)蒸汽压片组犊牛瘤胃内切葡聚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随犊牛周龄增长在数据上明显增加,但统计上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受犊牛周龄影响显著(P<0.05);木聚糖酶、α-D-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酶则随犊牛周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3)对照组犊牛瘤胃中8种酶活性均受犊牛周龄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犊牛瘤胃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系均受犊牛周龄和开食料中玉米和全脂大豆加工方式以及二者的互作影响,但变化规律各不一致。开食料中玉米和全脂大豆的蒸汽压片处理有助于犊牛瘤胃中内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的建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土壤管理的方式与应用
《山西果树 》 2011
摘要:果园土壤管理常见的方式有清耕法、生草法、覆盖法和免耕法等。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方式大多为清耕法,近些年随着塑料薄膜、除草剂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部分地区也开始采用免耕法、覆盖法。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外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苹果生产主导品种简介
《村委主任 》 2011
摘要: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以来,水果产业体系有关专家及时深入果树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并结合全省苹果发展布局提出了今后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优先考虑的主导品种,供产业发展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品种临汾8050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陕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临汾8050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用优质、早熟、大粒冬小麦临汾5064为母本与抗病、丰产、陕76-22为父本采用品种间杂交配制组合和系谱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5-2006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高肥区试平均产量7 084.5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7.4%。2006-2007度年第二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高肥区试平均产量7 539.75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3.5%。2 a平均产量7 312.13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0.45%。2006-200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313.1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3.0%。该品种基本保留了双亲丰产、稳产、中抗条锈、叶锈病、早熟、抗寒、抗倒伏等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特征特性,2007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高肥水地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茬复播干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杂志 》 2011
摘要:山西南部冬小麦开始收获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1日,麦收后6月上旬开始种植复播作物。后茬复播作物一般以玉米、大豆、甘蓝、白菜、大葱、胡萝卜等为主。近年来,随着辣椒价格,尤其是干椒价格的上升,部分地区辣椒的种植面积开始扩大,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