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旱稻引进种质的类缘关系与农艺特征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以5份水稻籼粳种质作对照,对15份引进旱稻种质的类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份旱稻种质属于籼稻.5份偏籼,4份偏粳,4份粳稻。对这些旱稻种质的主要农艺特征进行了测验:并对其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作了分析。单株产量与7个穗部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穗总粒数、结实率和穗数相关极显著,与穗长相关显著:早稻陆引46、IRAT104、巴西陆稻、早稻297等4份引进种质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单株产量较高,值得进一步种植观察。


毛叶枣的矿质营养特性
《果树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3年龄毛叶枣(ZizyphusmauritianaLam.)品种高朗一号为试材,采用大田调查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毛叶枣矿质营养特性,结果表明,3年龄毛叶枣在整个生长季节每株树需要纯N156.6g,P14.3g,K194.5g,Ca102.1g,Mg29.0g,B0.25g;不同物候期毛叶枣叶片养分含量存在着差异,N、P以营养缓慢生长期、硬核期含量较高,K含量一直在下降,Ca以采果前后期较高,Mg变化不大;毛叶枣果实养分积累为双S型;高产区叶片N、P含量在营养生长旺盛期、花芽分化初期显著高于低产区。


海南雅星林场芒果园间作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初报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对海南儋州雅星林场4龄芒果园的4种间作模式土壤中养分流失、养分淋失、氨挥发、养分输送循环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园不同生态系统中,间作柱花草模式养分盈余最大,达到349.8kg/hm2,养分再循环量大,有利于果园不断的培肥;间作木薯模式养分盈余最少,只有7.64kg/hm2;而只有间作木薯模式的P,K和间作番薯—花生模式的N素才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缺2.32kg/hm2 ,2.34kg/hm2 ,7.78kg/hm2。在果园生态系统中,不同养分损失量大小顺序为: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氮>速效磷。不同季节施肥(尿素),NH3挥发损失有明显的差异。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N的淋失量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性增加。


茉莉酸刺激的橡胶树胶乳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其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了外源茉莉酸刺激条件下橡胶树胶乳与未处理橡胶树胶乳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经蓝白斑筛选共得到121个含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通过菌落PCR的方法分别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扩增,结果表明,95%左右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的大小在200-600 bp之间。随机选取25个克隆进行测序,并对所得的25条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用Blastn(基本局域联配搜寻工具)检索基因文库(genbank),其中10条EST片断可找到碱基序列相似性大于80%以上的同源基因序列,其余15条EST为没有任何功能线索的未知序列。外源茉莉酸刺激条件下橡胶树胶乳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和在此基础上克隆橡胶树胶乳中JA信号的候选应激基因,将为开展茉莉酸调控橡胶树胶乳代谢和橡胶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橡胶树 胶乳 茉莉酸 抑制性消减杂交 cDNA消减文库


柱花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 植物名称 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热研2号。2 材料类别 种子长成的无菌苗的真叶。3 培养条件 (1)种子萌发培养基:MS培养基。(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4.0 mg·L~(-1)(单位下同)+NAA 1.0。(3)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 4.0+NAA 0.01。(4)芽伸长培养基:


毕赤氏酵母/hGM-CSF工程菌的构建及表达分析
《药物生物技术 》 2003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利用毕赤氏酵母系统表达和生产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hGM-CSF)的可行性,使用经改造的hGM-CSF基因构建pGAPZa-A/hGM-CSF分泌型表达载体,转入毕赤氏酵母SMD1168(his 4,pep 4)菌株和GS115(his 4)菌株,利用斑点杂交技术筛选hGM-CSF基因阳性菌株,利用SDS-PAGE和TF-1依赖细胞株/MTT比色法对工程菌株的分泌产物进行表达和生物活性分析,最后筛选得到7个hGM-CSF基因阳性菌株,其中有3个工程菌株的杂蛋白较少且主带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与经改造的hGM-CSF基因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一致,这3个工程菌株的分泌蛋白质样品都具有天然hGM-CSF的生物活性,经初步提取,活性单位分别为2.28×105U/ml、2.22×105U/ml和2.46 × 105U/ml。从而证明利用毕赤氏酵母系统表达hGM-CSF是可行的,为hGM-CSF的生产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菠萝果重与营养器官的相关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用回归和相关分析法对菠萝果重与营养器官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菠萝果重与茎叶重量的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茎叶越重,果实就越大越重。果重与裔芽数、裔芽重量、吸芽数、吸芽重和冠芽重等营养芽均呈正相关,其中,果重与裔芽重关系最为密切,与裔芽数次之,都达极显著水平;但在排除茎叶重的影响后,对果重与营养芽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表明,果重与冠芽重、裔芽数、裔芽重、吸芽数、吸芽重均未达到显著的相关水平。在茎叶重一定的情况下,果重与裔芽数、裔芽重量和吸芽重及冠芽重的关系不大。不同菠萝种类、不同杂交种其营养芽的数量不等。大果类型其营养芽的数量明显少于小果类型,应是一种遗传特性;此外,裔芽与吸芽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在菠萝生产中除芽是否能达到显著增产,有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