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杆菌介导甘蔗基因转化技术的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以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品种ROC10为转化受体材料,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一系列条件,包括农杆菌菌株及侵染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受体愈伤组织龄期、AS活化时间及使用浓度、共培养时间等进行优化,同时进行了便于vir基因活化和T-DNA转移的条件组合,如附加果糖和葡萄糖、酸性环境感染,低温共培养等,从而建立了一个可行、有效而又简便的农杆菌介导的甘蔗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EHA105优于LBA4404,其适宜侵染浓度D_(600)为1.3752;适宜受体愈伤组织龄期为25℃暗培养25d;适宜侵染时间为30min;适宜AS活化时间为2h,使用浓度为200μmol·L~(-1);适宜共培养时间为4d。获得2株有荧光信号的植株,对这2株植株进行斑点Southern杂交检测,均有阳性反应,证明GFP基因已整合到甘蔗基因组中并得到了有效表达,表明该转化体系确实是有效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的白藜芦醇
《色谱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使用μ BondapakC18柱,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306nm处对样品中的白藜芦醇进行测定,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在1~50mg/L时其峰面积与相应的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 9998,2个样品测定(n=6)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 51%和2 38%。平均回收率为98 5%。最小检测量为0 01mg/kg。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可靠,具有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


海南西番莲茎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为解决若干病原菌引起的西番莲茎基腐病症状类似,难从症状方面辨别病原菌的问题,采用经典方法即常规鉴定法,对引起海南省琼海市西番莲基腐的病原菌进行鉴定。配制选择性PDA、PDA、V-8、选择性V-84种培养基,对样本中的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分离菌的各项形态特征描述和分离菌株的主要生长温度测定结果,以及有关文献提供的原理方法进行该分离菌鉴定。结果表明:①分离到1种疫霉菌菌株;②该菌株在选择性PDA、PDA、选择性V-8培养基生长的诸方面特征一样。菌落圆形均一,气生菌丝不丰富。孢子囊形态为侧梨形、柠檬形或椭圆形,基部钝圆,长×宽为24.5~44.3μm×22.8~34.5μm,冷冻后释放游动孢子,未见厚垣孢子。③菌株最低生长温度8~10℃,最适生长温度28℃,最高生长温度36~40℃。④28℃下,分离菌在V-8上日生长量为16.2mm,而在PDA上则为13.7mm。⑤该病原物疫霉菌属于[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 de Haan(parasitica Dastur)]。


海南热带疏林草地山羊放牧试验初报
《草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对海南热带疏林草地进行海南当地山羊的放牧试验,初步表明:人工草地上放牧海南山羊与天然草地相比有利于提高山羊对牧草的采食量和活增重。山羊的采食量与牧草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粗纤维含量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与粗灰分、粗脂肪含量相关性不明显。无论人工草地还是天然草地在放牧山羊后禾本科草与豆科或其它杂类草、杂灌的比例明显提高。


拟南芥春化基因vrn2的克隆及相关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进行了拟南芥春化基因vrn2(Vernalization2)在拟南芥和唐菖蒲基因组DNA分子上的定位研究。以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L.)为材料,根据已报道的vrn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全长3154bp的特异片段。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拟南芥基因组中,用HindⅢ酶切消化的DNA在约9.0Kb处有一条杂交带,用BamHI酶切消化的DNA在约2.5Kb处有杂交信号,在唐菖蒲基因组中,用HindⅢ酶切消化的DNA在约2.7Kb处有杂交信号出现。杂交结果说明vrn2在拟南芥基因组中是单拷贝基因,在唐菖蒲基因组中也含有此基因或者是具有与vrn2同源的序列。
关键词: 拟南芥 唐菖蒲 克隆 测序 Southern杂交


龙竹的组织培养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以龙竹的幼枝节段作为接种外植体,采用从腋芽-丛生芽-完整植株的繁殖途径进行繁殖。结果表明:在MS+BA 2 mg·L-1+NAA 0.2 mg·L-1+PVP 250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上培养10-20 d可诱导其腋芽萌发,新芽接种于MS附加BA 2 mg·L-1+KT 0.5 mg·L-1+CW 100 mL·L-1+蔗糖30 g·L-1的培养基上培养20 d可诱导形成丛生芽,丛生芽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每20-25d可增殖3-5倍。把丛生芽接种于1/2MS+NAA2mL·L-1+IAA2mL·L-1+蔗糖20 g·L-1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可诱导形成完整的根系,小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8%。该体系的建立为龙竹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