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利用植物绒毡层及花药发育特异基因创造雄性不育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绒毡层是植物花药发育中起独特作用的分泌细胞层,其活跃的代谢活动与小孢子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TA13、TA29、A9等基因在绒毡层中特异表达,并有相似的表达模式,有着时间和空间的特异性。以这些绒毡层特异基因为启动子,与外源细胞毒素基因、β-1,3-葡聚糖酶基因等嵌合,调控小孢子的发育以创造植物雄性不育的策略,已被众多学者所关注,这一研究的实现,将会大大加快杂种优势利用的进程。

关键词: 绒毡层特异表达基因;雄性不育;基因工程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加热技术及其在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简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从应用角度阐明了微波原理及其特点,提出并探讨了微波加热技术在淀粉食品的膨化干燥、水果蔬菜的微波真空脱水处理、肉制品的加工与干燥、微波解冻和微波灭菌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微波 食品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MC──4型棉柴收获机

新疆农机化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新疆农机化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一棉邻作天敌转移规律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1999

摘要:对麦收期小麦不同高度的天敌分布调查以及麦-棉邻作棉田和棉-棉邻作棉田天敌数量在麦收前后的变化调查,结果表明:蜘蛛类、食虫蝽类、翅甲类天敌主要栖息在距地面10CM以下麦杆及地表杂草上,而草蛉类、瓢虫类则主要栖息在距地面10CM以上的麦杆上,而且麦田天敌在麦杆10CM以下栖息数量远大于距地面10CM以上的数量;麦收后,麦田的天敌迅速转移至与之相邻的棉田,其中,瓢虫类和划蛉类等飞行能力较强的天敌首先扩散,比蜘蛛等爬行类类天敌先进入棉田;麦-棉邻作棉田麦收后的天敌数量是麦收前的25.7倍,而且明显高于棉-棉邻作的棉田天敌数量;距离麦田25,50,75M的棉田天笔数量在麦收前并无明显的差异;麦收后则明显呈现出棉田天敌数量距麦田25M〉距麦田50M〉距麦田75M这一规律.

关键词: 麦收期 麦-棉邻作 天敌 转移 害虫防治 棉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核白葡萄果实发育期间矿质元素和营养成分变化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无核白葡萄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的增大主要在其生长前期和转熟后的一段时间;果实转熟后,糖分积累明显加快,有机酸含量迅速下降;果实中N、Ca、Mg、B含量在其发育的前期最高,随着果实的膨大,各元素浓度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趋缓。K的浓度在果实转熟期后,随着糖分的增高而升高。单果中各元素的含量在不同发育期内总体表现为增高趋势。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果实发育 矿质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播玉米单交种八农701宽膜制种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复播玉米单交种八农701于1995年9月经喀什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目前已累计复播种植4×104hm2,种子需求量不断扩大。1998年新疆农科院品种资源所在莎车县牌楼农场大面积制种获得成功。1亲本特性八农701母本8127为不育系,单株总叶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组织培养及其再生植株

新疆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以SH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NAA0.5~3mg/l;KT0.1~1.0mg/l的激素,对紫花苜蓿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进行离体培养,所产生的愈伤组织可在原诱导培养基上直接分化出芽,其中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频率,分化频率均高于子叶。

关键词: 紫花苜蓿无菌苗,子叶,下胚轴,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楚蘑菇研究I.营养成分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研究了主产于新疆南部巴楚县的珍稀名贵野生食用菌巴楚蘑菇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及矿质元素含量与组成。结果表明:①巴楚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平菇、香菇及黑木耳,略低于新疆所产美味食用菌粗柄羊肚菌;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率均与粗柄羊肚菌相似;人体必需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所占比率高于平菇、香菇、双孢蘑菇及黑木耳;②巴楚蘑菇中的粗脂肪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中所占比率均高于平菇、香菇、黑木耳、双孢磨菇及粗柄羊肚菌;③巴楚蘑菇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对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Ca、P、Mn、Zn 元素含量较高,有害元素Cr、Cd、Pb 含量甚微,Sn未检出

关键词: 食用菌 营养 蘑菇 巴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