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柠条与玉米芯复合基质配方栽培白灵菇试验

食用菌 2011

摘要:通过对柠条木屑与玉米芯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及栽培白灵菇试验,结果表明,用柠条与玉米芯组成的配方栽培白灵菇其产量、形态、品质与棉子壳栽培区别不大,而且口味更好。因此,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复合培养基代替棉子壳栽培白灵菇完全可行。

关键词: 白灵菇 柠条 玉米芯 培养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西秋雨”对特早熟棉区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主要研究了特早熟棉区遭遇了长达半个多月的阴雨天气后,对正在吐絮中的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通过对三个不同品种:晋棉40号、汾选339、晋棉30号的分别调查,结果表明:绒长、断裂比强度都明显下降,整齐度、马克隆值波动幅度小,伸长率变化不大,发芽率下降幅度较大。

关键词: 华西秋雨 棉花 吐絮期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年份播期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大区试验研究了干旱年份播期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30日播种,分蘖成穗率高,群体合理,灌浆前中期旗叶叶绿素SPAD相对值最高,上三叶总干物质转移量和总转移率居中,快、缓增期籽粒灌浆持续时间T2和T3最长,灌浆平均速率最高,成穗数最多,千粒重最高,籽粒产量最高,达2 623.3 kg/hm2,分别较9月20日和10月5日播种增产84.48%和10.11%;9月30日播种,生育期耗水量居中,籽粒水分生产率最高,达0.979 kg/mm。因此,临汾市尧都区旱地小麦播期适当推迟到9月30日左右,可提高自然降水生产效率,实现高产高效。

关键词: 干旱年份 播期 旱地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其聚类分析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摘要:应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对19个胡麻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考种数据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茎数、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变异系数较大,株高与工艺长度、分茎数与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与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与分茎数均呈极显著相关;而千粒重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19个胡麻品系的综合性状聚类分析分为四大类群,其中第一类(9、19、5和16号品系)和第三类(10和12号品系)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

关键词: 胡麻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草莓套作礼品小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1

摘要: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而耐低温,喜光照而需短日照,这一特性与北方地区冬春季节的气候特点相吻合,因此成为设施栽培的主选新鲜水果品种。不同类型的水果品种套作栽培是高效利用日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0号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晋单8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03年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29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根据山西省预试、区试、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该品种种植可稀可密,稀植一般49 500~52 500株/hm2,密植可达52 500~60 000株/hm2;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关键词: 玉米 晋单80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长单46号及育种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摘要:长单4 6号目前已通过山西省、陕西省和重庆市三省市审认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等特点,在选育过程中,从特异新种质引进,新材料创制和育种关键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 长单46号 玉米新品种 育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家兔产业应急行动技术程序探讨(下)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1

摘要:3.兔产品市场急剧波动对策 家兔具有繁殖周期短、窝产仔数高、年出栏数量多和生长期短等特点,因此,兔产品市场波动明显,生产中采取有效措施,使养兔生产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 家兔 应急行动 程序 技术 产业 产品市场 市场波动 养兔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育种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与肥料的关系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摘要:海南繁育玉米自交系的生长发育与肥料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以施复合肥450 kg/hm2、尿素300 kg/hm2分3次于子叶露头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施入能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产量最高。再加大施肥量,产量不会增加,反而增加投入成本,造成污染。

关键词: 玉米繁育 自交系 生长发育 肥料需求 海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替代玉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血液指标和全肠食糜黏度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玉米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设小麦基础日粮、小麦基础日粮加木聚糖酶、黑曲霉发酵小麦为试验组,选择1日龄AA肉鸡36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公母混雏,预试期1周,第2周转入正试期,第4周末屠宰,测定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液指标、全肠食糜黏度,对盲肠内容物进行菌落分离,并对肝脏和脾脏做组织切片,进一步分析免疫功能。结果表明,①生产性能:7~14日龄,发酵小麦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料重比最高,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小麦组和小麦加酶组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高于玉米组,差异极显著(P<0.01)。15~22日龄,发酵小麦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玉米组和小麦加酶组平均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高于发酵小麦组,低于小麦组,差异极显著(P<0.01);玉米组和小麦加酶组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小麦组和发酵小麦组的料重比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前两组极显著低于后两组(P<0.01)。23~30日龄,发酵小麦组平均日增重低于其他3组(P<0.01);玉米组和小麦加酶组平均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高于发酵小麦组,低于小麦组,差异极显著(P<0.01);发酵小麦组料重比高于玉米组和小麦加酶组,低于小麦组,差异极显著(P<0.01)。②发酵小麦组脾脏指数与小麦加酶组差异显著(P<0.05),胸腺指数与小麦组差异极显著(P<0.01),玉米组和小麦加酶组差异不显著;③盲肠内容物菌落分离结果显示,对28日龄肉仔鸡盲肠厌氧菌总数、乳酸菌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小麦加酶组大肠杆菌数与玉米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小麦加酶组和玉米组的大肠杆菌数与发酵小麦组和小麦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④血液指标:4个组T3、T4、血糖、尿酸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⑤不同日粮肉仔鸡肝和脾组织切片图显示,小麦日粮组肝脏组织、淋巴细胞局灶性增生面积大,其他组间无明显差异;小麦日粮组脾脏出现红髓淤血,其他组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日粮 肉仔鸡 生产性能 免疫器官 食糜黏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