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电算化的发展

财经界(学术版) 2013

摘要:虽然我国财务会计电算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财务会计电算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阻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对目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财务会计电算化 主要问题 应对措施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平衡施肥对产量、养分平衡系数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采用多点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玉米平衡施肥对产量、养分平衡系数、肥料利用率及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最佳处理(OPT)相比,3个试验点不施氮、磷、钾、硫、锌、硼肥处理的平均减产率分别为23.9%、9.0%、11.9%、7.0%、7.6%、5.5%.3个试验点OPT处理氮、磷、钾的平均平衡系数分别为0.92、1.06和0.42,说明,150~165 kg/hm2氮素投入、55~82.5 kg/hm2磷素投入略低,养分平衡处于亏缺状态,75 kg/hm2钾素投入过低,养分平衡处于严重亏缺状态.3个试验点OPT处理氮、磷、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6.2%、27.3%、46.7%;不施氮肥处理磷肥平均利用率为0.9%;不施磷肥处理氮、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0.7%和27.6%;不施钾肥处理氮、磷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3.1%和13.1%,可见,平衡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3个试验点OPT处理氮、磷、钾的农学效率分别为14.1、13.6和15.5 kg/kg.

关键词: 玉米 平衡施肥 产量 养分循环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法国亚麻优异种质的引进与利用

中国麻业科学 2013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法国引进亚麻种质资源的概况、利用方式及效果。引进种质先后育成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新品种15个,生产直接利用7个,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亚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亚麻 种质资源 法国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激素对无籽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长势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13

摘要: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噻苯隆(TDZ)和细胞分裂素(6-BA)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外源激素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TDZ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0.10 mg.L-1TDZ处理9 h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对照提高了34.18%和38.28%,且对幼苗长势无不良影响;GA3有较强的提高种子活力作用,但处理后会导致壮苗指数下降以及畸形苗率升高;6-BA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长势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无籽西瓜 植物外源激素 种子萌发 幼苗长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辣椒干制技术研究

辣椒杂志 2013

摘要:为适应黑龙江省红辣椒产业化生产的需要,试验采用龙椒8号和益都红2个品种,对晾晒过程中含水量、含糖量、干物质、色素等的分析,确定红辣椒的晾晒方案。结果表明,能保持果实外观性状和果色最好的方法是棚室温控多层晾晒和秧上晾晒。棚室晾晒过程中,晾晒最佳温度为20~27℃,此温度晾晒的干椒的商品性状和颜色最好。龙椒8号以秧上晾晒果实外观性状、色泽较好,且简便易行。

关键词: 红辣椒 晾晒 商品性状 红色素 龙椒8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酸浆生理特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探明酸浆耐冷机理,以红果酸浆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酸浆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酸浆幼苗叶片伤害度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POD、SOD和CAT的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当恢复室温24h后,电导率、叶片伤害度、POD、SOD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

关键词: 酸浆 低温胁迫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龙单62及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黑龙江地区属我国北方早熟春玉米产区,其中第二、三积温带分布较广,生态类型较复杂,这一区域的气候特点是气温低、降雨少、多春旱春寒(不利于出苗和保全苗)、秋早霜(不利于玉米成熟和籽粒脱水)。该产区玉米的主要病害为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要求玉米抗旱、耐寒、籽粒脱水速度快、优质、抗病、高产品种应用于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分子标记检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了明确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在黑龙江省种质资源中的分布状况,利用已建立的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显性分子标记对72个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合江21、龙粳4号、龙粳10号、龙盾D904、龙花00-485、佳禾早占、龙粳29、龙粳31、龙盾105、龙粳39、垦99639、松粳5号、龙盾306、东农428、东农430、芦苇稻、莲育7-91、龙香稻2号和绥香08-5080共19个品种(系)含有Pi-ta基因。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Pi-ta基因 显性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辐玉8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辐玉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辐射育种室2004年以自育自交系辐3018为母本、自育自交系辐90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根据各年试验鉴定结果,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等特点。2012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2036。

关键词: 玉米 龙辐玉8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休眠期大豆胞囊线虫体内耐寒性物质含量变化

植物保护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nohe,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病是大豆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处于休眠期的SCN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高适应性,能适应冬季低温,给防治工作造成较大困难,因此对休眠期SCN代谢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线虫卵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其中海藻糖是一种抗冻剂,有助于线虫抵抗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