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面向农场的网络视频平台需求分析

农业展望 2013

摘要:针对国家"宽带中国"战略的提出和三网融合政策的逐步推进,结合农场生产和管理现状,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网络视频平台的需求状况和建设农业网络视频平台的可行性,提出系统建设目标,研究基层农业部门可通用的农业科技推广途径。

关键词: 农场 网络视频 需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胁迫对凤仙花3种抗氧化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凤仙花对重金属镉的抗性。[方法]采用水培法和盆栽法,对凤仙花种子和幼苗进行培养,并且用不同浓度Cd溶液进行处理,对凤仙花萌发情况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Cd胁迫对凤仙花发芽势的影响大于对发芽率的影响,但凤仙花对Cd胁迫仍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在Cd处理为40 mg/L时,发芽率仍可达到87.25%。[结论]Cd胁迫对凤仙花3种抗氧化酶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但总的来看凤仙花对重金属Cd的抗性较强。

关键词: 胁迫 凤仙花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玉米密植栽培的思考

新农村(黑龙江) 2013

摘要:本文对黑龙江省近几年玉米密植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发展玉米密植栽培从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研究及确定密植考虑的一些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 玉米 密植栽培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瘠薄型黑土区土壤结构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深松和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覆盖、秸秆粉碎0~20 cm耕层混拌方式,分析深松和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及硬度的影响,研究秸秆添加腐解剂快速腐解后土壤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深松和秸秆还田后土壤结构均较未深松对照(CK)明显改善,土壤三相比较试验播种前趋于合理,田间持水量和孔隙度较CK明显提高,田间持水量提高3.30~6.78个百分点,孔隙度提高2.90~5.63个百分点,其中秸秆粉碎耕层混拌+腐解剂处理表现最好;其次是秸秆粉碎覆盖+腐解剂。土壤硬度变化表明,收获期秸秆粉碎覆盖+腐解剂和秸秆粉碎耕层混拌+腐解剂处理土壤硬度在地表0~10 cm较CK降低74.4%和65.1%;11~20 cm土壤硬度较CK降低58.6%和56.1%;秸秆粉碎覆盖和秸秆粉碎耕层混拌处理土壤硬度在地表0~10 cm较CK降低80.3%和43.7%,11~20 cm土壤硬度分别较CK降低56.7%和15.5%。试验表明,深松+秸秆粉碎还田处理明显降低土壤硬度,改善土壤结构,腐解剂在雨水充沛时期发挥效果明显。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黑土 土壤结构 机械深松 秸秆腐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对寒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农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方法]采用室内稻瘟病菌丝抑制率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试验,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7种生物农药对寒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菌丝抑制率4%春雷霉素WP 85.3%,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15%过氧乙酸AS与40%稻瘟灵EC相同,达到100%;田间防效好的药剂是4%春雷霉素WP、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增产效果分别为9.9%~21.9%、21.7%~28.1%。[结论]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4%春雷霉素WP是黑龙江省绿色稻米安全防病的首选药剂。

关键词: 寒地 稻瘟病 水稻 枯草芽孢杆菌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皮甜瓜新品种龙庆5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2013

摘要:龙庆5号是以07-91-10为母本,以MN-10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适宜保护地栽培的薄皮甜瓜杂交种。黑龙江省冷棚栽培全生育期80d左右,子孙蔓均可结瓜,结瓜能力强,果实膨大速度快。成熟瓜高圆形,白绿色润黄,果面光滑耐贮运,果味清香,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2%,单果质量400~450g。黑龙江省冷棚栽培667m2产量3000kg左右。

关键词: 甜瓜 新品种 龙庆5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国内外对苜蓿(Medicage sativa L.)抗寒性研究成果,从苜蓿抗寒性生理指标性能、根茎类型、秋眠性、抗寒育种等方面对紫花苜蓿抗寒性进行了综述及展望。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理指标 抗寒性 秋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

大豆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推荐施肥量,通过多年多点的"3414"田间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建立了该区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土壤氮素(碱解氮)以相对产量75%、80%、85%和90%,磷素(有效磷)和钾素(速效钾)以相对产量75%、85%、90%和95%为界限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和高5个肥力等级;(2)各肥力等级的最佳施肥量:N为41.7~43.4,36.3~41.7,28.4~36.3,26.1~28.4和0~26.1 kg.hm-2;P2O5为51.0~62.0,47.7~51.0,38.9~47.7,33.9~38.9和0~33.9 kg.hm-2;K2O为55.4~64.1,51.2~55.4,43.2~51.2,35.4~43.2和0~35.4 kg.hm-2;(3)各肥力等级最佳施肥量比不施肥分别增收:N为1 270.6~1 387.6,681.9~1 270.6,357.3~681.9,279.9~357.3和0~279.9元.hm-2;P2O5为856.9~1 101.3,729.3~856.9,347.6~729.3,221.2~347.6和0~221.2元.hm-2;K2O为444.1~739.5,382.1~444.1,266.2~382.1,184.6~266.2和0~184.6元.hm-2;(4)最佳施肥量农学利用率:N为9.5~9.9,6.3~9.5,4.7~6.3,4.2~4.7和0~4.2;P2O5为6.1~6.3,5.6~6.1,3.9~5.6,3.3~3.9和0~3.3;K2O为4.0~4.9,3.8~4.0,3.4~3.8,3.2~3.4和0~3.2。

关键词: 大豆 “3414”肥料试验 施肥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高寒稻作研究回顾与展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了促进高寒水稻研究,概述了黑龙江省北部高纬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稻作起源、生产障碍及科研成就。总结了高寒早熟极早熟水稻品种的特点,提出了高寒水稻进一步超高产育种的策略,并展望了发展高寒区水稻生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高纬高寒 稻作研究 回顾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象因素对三江平原大豆菌核病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的创建

大豆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及时地预测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发展,于2004~2012年在三江平原定点、定期调查大豆田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情况,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大豆开花期6个气象因子及田间子囊盘个数与大豆菌核病发病率的关系,同时还建立了大豆菌核病的逐步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大豆开花期间7月降雨量、7月平均气温以及7月田间子囊盘个数3个因子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率影响最为关键,预测模型可以提前20 d左右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进行中期预测,2012年预测发病率与实际发病率基本相符。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气象因子 通径分析 回归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