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刺槐对3种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匈牙利刺槐对卡那霉素不敏感,对G418敏感,而对潮霉素极为敏感。如以NPTII基因为刺槐基因工程的选择性标记基因,则G418是理想的抗生素抗性选择试剂;如用HPT基因,则潮霉素是合适的抗生素抗性选择试剂。

关键词: 刺槐 基因工程 G418 卡那霉素 潮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制度下深施磷对两个小麦品种生长效果的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95 0 2 1和鲁麦 2 1两个小麦品种进行了灌水和肥料试验 ,每个品种设常规拔花二水、拔孕二水、深施磷拔花二水、深施磷不灌水和不深施磷不灌水共 5个处理。结果表明 :a .深施磷抑制 1 40厘米以下层次的根系发育 ;b .灌拔花两水条件下 ,深施磷对鲁麦 2 1有效果 ,对95 0 2 1的产量没有影响 ,在不灌水条件下 ,深施磷对两个品种均有增产效果 ;c) .拔孕二水与拔花二水相比 ,前者减产。

关键词: 灌溉制度 磷肥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立体视觉技术应用于林木个体分布格局测定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详细介绍了应用立体视觉技术由立体像对测定林木个体分布空间格局的方法、步骤,探索了适合林业环境下的立体视觉实现的技术路线。摄像机标定采用基于非线性度量误差模型的摄像机标定方案;图像匹配采用外极线和Canny算子检测出的树干边缘约束下的人机交互式的相关匹配。最后通过实验对文中算法、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应用立体视觉测定林木个体分布格局可以达到精度要求。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林木个体分布空间格局 立体视觉 图像匹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粒子系统思想的叶片纹理构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自然界中真实叶片纹理细节的不规则性和随机性,该文借助粒子系统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模型的叶片纹理构造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它比通常的纹理贴图法有更好的随机性和立体感,非常适用于描述叶片纹理这种细节比较复杂但又存在内在规律的事物。

关键词: 粒子系统 叶脉 轨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潮土的光谱特性及用土壤反射率估算有机质含量的研究

土壤通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ASDFR便携式光谱仪对132个风干土壤样品的光谱反射率进行了实验室测定。根据土样光谱反射率变化,获得了褐潮土土壤剖面的不同诊断层反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在400~1200nm范围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光谱反射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导数光谱方法建立了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程,提出了预测北京地区褐潮土有机质光谱的最佳波段。在波长447nm处采用反射率和A值(反射率倒数的对数)所建立的预测方程的预测精度较高。采用反射率的一阶微分建立的预测方程的最佳波段在516nm处。而A值一阶微分光谱在615nm处相关性最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用光谱分析法评价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期对精准农业中土壤养分或肥力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土壤 光谱反射率 有机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冠层氮素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垂直分布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冬小麦冠层不同层次氮素及NRA分布规律,解释冠层氮素垂直分布差异的内在原因,对两个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冬小麦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叶片含氮量沿冠层垂直分布呈明显的梯度,自冠层顶部向下逐层降低。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籽粒蛋白含量高的中优9507上部层次梯度大于籽粒蛋白含量低的京冬8号,下部层次则反之,后期中优9507与京冬8号下部层次的差异更为明显。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也自冠层顶部逐层降低,但其梯度变化趋势与含氮量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中优9507NRA高于京冬8号,其垂直梯度值也高于京冬8号相应梯度。京冬8号上部叶片NRA与叶片含氮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植株的氮素状况,而中优9507上、中部叶片NRA均可以反映其植株氮素状况。二者下层叶片NRA都表现出与叶片氮素消长的不同步性。

关键词: 含氮量 硝酸还原酶 垂直分布 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抑制4CL基因表达获得低木质素含量的转基因毛白杨

科学通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反义4CL(4-coumarate:CoA ligase,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转入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CR及Southern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总基因组中.RT-PCR和Western检测表明反义4CL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体内已表达.Klason木质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抑制内源4CL基因的表达可显著降低转基因株系的木质素含量,比非转基因对照下降最高达41.73%.但综纤维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没有明显区别,推测4CL可能并非木质素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节点.转基因植株茎杆剥皮后呈现程度不等的红褐色,而对照为白色,其他生长发育特征与对照无明显差异.Wiesner反应结果表明,木质素含量下降的株系呈红色,而对照呈典型紫红色.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4CL 木质素 综纤维素 Wiesner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卵黄蛋白及其激素调控研究进展

世界农业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量基肥不同灌溉制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耗水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全量基肥前提下四种灌溉制度对小麦品种鲁麦 2 1生长、产量形成和蒸散耗水结构的影响。主要的结果有 :a.从播后不灌水、灌一水、灌两水、到灌四水 ,花前物质向籽粒的转化率、转化量、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减少 ;b.灌水后对蒸腾和地上部生长有暂时的抑制 ;c.随灌水次数的增加 ,棵间蒸发的增加远大于蒸腾的增加 ;d.蒸发占蒸散的比例在孕穗期前后达到最低 ,此后便开始上升

关键词: 冬小麦 节水 蒸散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新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微生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大白菜软腐组织中分离出一株软腐病细菌BC1,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致病性检测和 16SrDNA序列分析 ,该分离物被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 (Erwiniacarotovorasubsp .carotovora ,Ecc)的一个新菌株 ,编号为BC1。这是首次从 16SrDNA序列水平上对在我国分布的软腐欧文氏菌进行鉴定。EccBC1的 16SrDNA序列与其它软腐欧文氏菌株的 16SrDNA序列之间同源性达 98 7%~ 99 3% ,而且在系统发育树中独立于Ecc其它菌株。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EccBC1具有至少 2种不同的 16SrDNA序列 ,它们都在第 4 5 9位和 4 73位 (相对于大肠杆菌 16SrDNA序列 )发生碱基突变 ,同一基因中两个突变位点之间彼此互补 ,处于 16SrRNA螺旋H17颈部 ,而且这两处碱基变异只存在于BC1菌株中。通过与其它软腐欧文氏菌亚种和菌株 16Sr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还进一步鉴定出一些BC1菌株特异的 16SrDNA碱基突变位点。本文报道的EccBC1两个 16SrDNA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分别为AY30 90 6 8和AY30 90 6 9。

关键词: 16SrDNA 突变 系统发育分析 软腐欧文氏菌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大白菜 Brassica rapasubsp.pekinens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