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生物技术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鉴定的应用

作物杂志 1998

摘要:本文介绍了体外技术和RFLP、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在种质资源收集和遗传多样性鉴定中的应用,为对种质资源的全面评价,应综合运用形态学鉴定、农艺性状评价和分子水平基因分析方法。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种质资源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何实现我省果树业集约持续发展

吉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本文依据果树自身栽培特点,结合国内外果树业成功的发展经验,指出要确保我省果树业稳定地发展下去,必须走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提出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果树业,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7年水稻育种的思考

吉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本文总结水稻育种17年的经验、教训,从边缘角度切入水稻育种的主题,介绍了吉89_45的选育和推广经验,揭示了稻瘟病的发生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及原因。谈到育种单位应注意协作攻关的重要性及今后水稻育种的策略。

关键词: 水稻;育种;经验;教训;稻瘟病;吉89_4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丛生(君子兰苗)的病因及发生规律初报

玉米科学 1998

摘要:玉米苗丛生(俗称君子兰苗)是玉米苗期生长锥(点)受虫害和病害或其它原因,阻碍生长锥正常发育,叶片产生黄条,刺激苗分蘖,呈丛生状。一般在6叶期以后(6月上中旬)出现。种衣剂和抗病品种是简易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玉米苗,丛生(君子兰苗),生长锥(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木霉菌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应用木霉菌混合菌株防治水稻立枯病的结果表明,当不同菌株间混合时,从出苗率上看,除了有两个混合菌株处理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外,大多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从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上看,只有少数组合具有增效作用,其余大多数是降效。具有增效作用的是943110+94523以及9440_4+9524_5,总体防效最好的是9440_4+9524_5,防效为9082%。

关键词: 木霉;混合菌株;水稻立枯病;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建设高产优质玉米生产基地技术问题的探讨

吉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吉林省玉米带建设高产优质玉米生产基地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调整作物布局、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科学经济施用化肥及品种选用等项措施。

关键词: 玉米,生产基地,作物布局,土壤肥力,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精密播种技术应用的探讨

玉米科学 1998

摘要:精密播种就是株 (粒 )距、行距和播种深度都受到严格控制的单粒播种。目前玉米的精密播种在发达国家已普遍应用 ,在我国还基本上处于试验研究、推广阶段。我国实现玉米精密播种的两个关键条件是玉米种子和精密播种机。玉米加密精密播种是由现行穴播向精密播种过渡的一种途径 ,其播种量是所需定苗株数的两倍 ,出苗后需间隔间苗 ,它具有现行穴播和精密播种的双重特点 ,与现行穴播相比 ,它具有节省种子、间苗方便省工、苗匀苗齐、幼苗生长好、可推迟间苗定苗时间以及增产和效益好等优点 ,是我国今后玉米播种技术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玉米精密播种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果 ,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大 ,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广阔前景

关键词: 玉米 种子 精密播种 加密精密播种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优质米区划的探讨

吉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利用4个优质米品种,在6个试验地点对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进行分析,提出优质米的主要分布区域。根据土壤酸碱度、降雨量、温度和日照等影响米质的气候环境因素,对我省优质米产地进行区划。

关键词: 优质米;区划;淀粉;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吉单501

吉林农业 199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有效方法

农村天地 1998

摘要:一、异水喂鸡法 据报道,在夏季高温情况下,鸡由于采食量减少而降低产蛋率。实践证明,以环境温度20℃为限,环境温度愈高,采食量愈少,环境温度每升高1℃,鸡的采食量就减少1.6%。因此环境温度愈高,产蛋率愈低。而在环境温度高的情况下给鸡饮凉水可以刺激食欲,能增加15%的采食量,而产蛋率可提高10%-12%,饮刚从深井抽上来的凉水效果更好。 饮雪水也能提高产蛋率,因雪水属于重水,有人试验,饮雪水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