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橡胶树种子电导率特性及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用完整的橡胶树种仁在室温下浸泡于无离子水中测定种子渗漏质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种子渗漏质电导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呈直线相关,因品种、种子质量、贮存时间和季节而异,但这种差异是相对稳定的。不同质量的橡胶树种子的电导率之间的显著差异可以在种子浸泡7h内观测到。橡胶树种子电导率与发芽率及籽苗生势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橡胶树种子电导率有可能作为快速测定橡胶树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橡胶树种子在敞开贮存期间,种子电导率出现波动性变化现象,这种变化也因品种和种子质量等而异。


Polyacrylamide对菠萝蛋白酶活力的稳定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进行了提高菠萝蛋白酶活力稳定性的技术开发研究。以Polyacrylamide(PAAM)作为菠萝蛋白酶的稳定剂,采用桂Q/ws-1-326-84的方法测定菠萝蛋白酶的活力;在Perkin-Elmer公司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上,测定菠萝蛋白酶(每样5~10mg)在30~130 ℃之间的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PAAM可使菠萝蛋白酶的变性温度提高5.7℃;在25℃下贮存时,加PAAM稳定剂的酶的失活率常数K1为1.33×10-4/h和纯酶的失活速率常数K2为2.65×10-4/h,半衰期由109d提高到217d;在液体酶的情况下,PAAM同样显著提高了酶液的稳定性。


康乃馨ACC氧化酶cDNA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以康乃馨(DianthuscaryophyllusL.)花瓣为材料,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总RNA,根据已报道的康乃馨ACC氧化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oxidase,ACO)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获得一约1.2kb特异片段,把该片段连接到PGEM-Teasyvector上进行测序,其全长共1156bp,编码区915bp,共编码304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国外SavinKw报道的康乃馨ACC氧化酶基因的cDNA序列完全相符。推断该基因在康乃馨种内可能是完全或高度保守的。


巴西橡胶树不同抗风性品系木材胞壁纤丝角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应用X射线(002)衍射的Cave法,对巴西橡胶树的13个具不同抗风力的品系PR107、海垦1、RRIM600、PB86、GT1等主干和枝干木材纤维壁的(微)纤丝角,进行了初步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主干和枝干木材纤维壁S2层的纤丝角,在抗风和弱抗风品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品系的抗风力与木材纤维S2层纤丝角度有一定的关系,抗风品系的木材纤维壁S2层纤丝角度较小,弱抗风品系的纤丝角度较大;主干木材纤维S2层纤丝角度小于枝干材的纤丝角度。


加勒比松林下坚尼草耐荫性试验报告
《草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坚尼草在相对光照为 30 %~ 6 5 %的加勒比松林下种植均能成活生长 ,以品系CIAT6 2 99、CIAT6 90 1的耐荫性最强 ,年均干草产量分别达 110 4 4kg/hm2 、85 89kg/hm2 ,比推广品种分别增产 139.6 %、86 .4 %。


热研9号坚尼草选育研究
《草地学报 》 2002 CSCD
摘要:热研 9号坚尼草是 1988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的新品系 ,经鉴定后于 1990年开始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 ,热研 9号坚尼草不但保持了该属牧草高产优质的特点 ,干草产量 180 0 0 kg/ hm2 · a,比对照增产40 %,干物质含粗蛋白质 7.90 %,种子产量 495 .8kg/ hm2 ,增产 93.9%,而且具有耐酸瘦土壤、耐低温干旱、较耐荫蔽等特点 ,适宜在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


低蛋白天然胶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应用2709碱性蛋白酶与稳定体系并用脱除天然胶乳(NRL)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方法,采用多变元析因设计安排试验,研究了低蛋白天然胶乳(LPNRL)的稳定体系、酶的用量及制备条件、LPNRL的贮存及应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2709碱性蛋白酶与稳定体系并用对鲜胶乳的脱蛋白效果较好;(2)所制备的LPNRL的氮含量为0.06%~0.07%,水溶性蛋白质(WSP)含量为1.8μg/g胶膜,达到国际上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3)与正常NRL相比,LPNRL的硫化速率稍慢,但其硫化胶乳的贮存性能稳定,成膜性能良好;其干胶膜的物理性能稍低,但差别不大。


利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分离橡胶树死皮病相关cDNA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树早期预测试验地采集不同品系的橡胶树胶乳和树皮组织,分别提取纯化mRNA合成cDNA第一链。通过4个简并锚定引物和10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经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发现了至少4个差异DNA片段只在健康树中表达而在死皮树中没有出现。这4个差异DNA片段分别命名为Hb1(725bp),Hb2,Hb3,Hb4。对Hb1进行了分离、纯化,经Northern杂交证实,Hb1在健康树胶乳中表达活跃,而在死皮树胶乳中表达受到强烈抑制,表明Hb1是与死皮病相关的cDNA片段。进一步将Hb1片段进行回收和克隆,并进行DNA序列分析。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分析未发现相关同源片段。死皮病相关cDNA片段的获得,将为分离全长死皮病相关基因,搞清该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提供条件,进而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死皮病的致病机理打下基础。


橡胶树白粉病防治决策模型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根据综合治理系统的系统分析,用电算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橡胶白粉病防治决策模拟模型。1993~1996年在海南4个不同生态类型区作了验证,结果表明,其子模型均与实际相符,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8887~0.9989,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