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COP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学通报 》 2002 CSCD
摘要:组成型光形态建成 1 (constitutivelyphotomorphogenic 1 ,COP1 )蛋白是一个分子量为 76kD的核蛋白 ,它由 3个特殊的结构域组成即环形锌指结合域、卷曲螺旋形结构域和WD_40重复序列 ,并含有一个核定位信号和一个新型细胞质定位信号 ,它是一个光形态建成的抑制子 ,是一个光调控植物发育的分子开关。当植物在暗环境下生长时 ,COP1蛋白聚集在细胞核内 ,抑制光形态的建成 ,而在光环境下 ,COP1蛋白则分散到细胞质中 ,解除其抑制作用 ,恢复光形态建成。COP1蛋白在细胞内的核质分布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核内COP1通过与特异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来调节光形态建成。继从植物中分离鉴定出COP1蛋白之后 ,动物体内也发现有COP1蛋白的存在 ,提示COP1蛋白可能在调节动物和植物的发育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共同作用模式。
关键词: COP1 组成型光形态建成 基因表达 发育 信号转导


RAPD技术在芦荟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西北植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采用 CTAB法提取 1 1个芦荟材料的基因组 DNA为模板 ,以 5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引物可以在不同模板上扩增出条带 ,但仅有 6个引物可以同时在 1 1个芦荟材料的 DNA上扩增出条带 ,对 1 1个芦荟种或变种的 RAPD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基本符合传统分类观点。对 RAPD技术在芦荟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橡胶苗对氟化氢(HF)的剂量反应及其急性伤害阈值
《农业环境保护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熏气模拟试验研究了橡胶盆栽幼苗对HF的剂量反应。结果表明,熏气后,橡胶苗出现典型受害症状,熏气浓度越高,受害越严重,叶片氟的积累量也越高;幼叶总是先于老叶受害,并且老叶对于氟的累积量高于幼叶。根据不同熏气浓度、时间和伤害程度,确定了氟化物气体对橡胶叶片伤害的阈值。它们分别是:13.2119μg·cm-2·d-1×2h,5.3061μg·cm-2·d-1×4h,3.7659μg·cm-2·d-1×6h,2.0254μg·cm-2·d-1×8h,1.6253μg·cm-2·d-1×10h。


橡胶树炭疽病菌的RAPD指纹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利用9条10碱基的随机引物,在分子水平上对来自海南、云南、广东的16株橡胶树炭疽病菌菌株的遗传变异程度进行RAPD指纹分析。结果表明,16株菌株被聚为3个RAPD指纹组;RAPD指纹组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将病原菌接种于橡胶树品系PR107,所得到的病情指数与其RAPD指纹聚类组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花特异表达启动子PchsA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2 CSCD
摘要:根据IngridM报道的矮牵牛花特异表达基因CHSA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以矮牵牛(Petuniahybrida)叶片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约含0.5kb大小的DNA片段,回收该片段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该片段含514bp。采用pcgene软件进行启动子序列结构的分析,第401~407之间有一个TATAbox,第52~63位碱基间有一个CCAATbox,第429~434之间有一戴帽位点(capsite),第21~36个碱基间有一个antherbox,第303~320位碱基间有一个box2元件,第335~349位碱基间有一个box1元件,box1元件内包含有一个G-box,第362~267之间还有一个G-box,第370~382之间有2个拷贝的TACPyATbox,所有这些调控元件及其附近的序列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但该序列在第78~248个碱基间比报道序列多出一段171bp的序列,经Splicesiteprediction分析,在第146~250bp之间为一内含子的序列(105bp)。


芒果毒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测定室温下芒果毒蛾的发育历期、各龄幼虫的体长、各龄幼虫头壳宽度、成虫性比、雌虫产卵量:测定不同温度下,芒果毒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芒果毒蛾的发育历期为65.5d;雌幼虫的体长变化为0.3~4.5cm,头壳宽度变化为0.72~4.58mm;雄幼虫的体长变化为0.3~3.46cm,头壳宽度变化为0.7~3.62mm:成虫雌雄比为1:1.5;雌虫产卵量为300粒左右;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2.73℃,有效积温为7I5.22日度。


甘薯多酚氧化酶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2 CSCD
摘要:植物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是一类核编码的铜金属酶,含有2个保守的铜结合区域(CuA和CuB),N端和C端部分缺乏明显的同源性。根据植物PPO的结构特点,从2个保守的铜结合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扩增了甘薯(IpomoeabatatasL.)PPO保守区之间的cDNA片段,测序表明该片段含595bp,编码195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了植物PPO的2个保守的铜结合区域,与葡萄(Vitisvinifera )、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和蚕豆(Viciafaba )PPO保守区的同源性分别为71.3%、80.8%、79.8%、70.6%。在此基础上设计引物通过3'RACE和5'RACE的方法获得了甘薯PPOcDNA的3'端和5'端的片段。最后根据保守区的cDNA片段、3'RACE片段和5'RACE片段的序列信息进行拼接,推导出甘薯PPOcDNA的全部序列信息。结果表明:甘薯PPOcDNA全长含1984bp,有完整的阅读框,编码588个氨基酸。另外5'非翻译区16bp,3'非翻译区202bp,其中包括1个多聚腺苷酸化信号AATAAA,以及1个含17个腺苷酸的ploy(A)尾。由甘薯PPO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由葡萄、番茄、马铃薯和蚕豆PPO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它们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同源性,同源性分别为49%、48%、47%和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