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晋南夏播大豆田不同除草剂药效试验
《陕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选用72%异丙甲草胺EC和48%灭草松AS两种除草剂,分别在大豆播后苗前和苗后茎叶喷施,可有效控制杂草的危害,对大豆安全。
关键词: 大豆田除草剂 48%灭草松AS 72%异丙甲草胺EC 杂草防效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抗旱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1
摘要: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课题组于2001年以133-1为母本、太41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8年4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08004。2008-2010年在晋西、晋西北相适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水分利用效率及耗水规律差异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研究了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的水分利用效率、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结果表明:在谷子水分临界期(孕穗—开花期),补水与未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水分梯度下,杂交种与常规种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在不同降水年型种植谷子杂交种均可取得显著增产的效果;谷子杂交种较常规种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值可提高30.99%~41.00%,说明谷子杂交种具有十分明显的高效用水的遗传特性;经对播前和收获后土壤贮水量计算分析,在各种水分梯度下,种植谷子杂交种并未出现2 m土体土壤贮水量亏缺,只是盈余额度大小不同;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日耗水量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需水高峰期,杂交种在需水高峰期日耗水量较常规种平均高出1.64 mm,说明谷子杂交种在需水高峰期根系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是抗旱性强的体现,亦为高效用水奠定了生理基础。
关键词: 谷子 杂交种 水分利用效率 耗水规律 水分平衡 水分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方中草药制剂预防仔猪腹泻促进生长的研究报告
《当代畜牧 》 2011
摘要:为探求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早期断乳综合征的方法和措施,选择35±3日龄断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试验A(基础日粮+2%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饲喂5d)、试验B(连续饲喂10d)、试验C(连续饲喂15d)和对照组(基础日粮),至体重100kg左右结束。结果表明,试验A、B、C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4.1%(P>0.05)、18%(P<0.05)和20.4%(P<0.05);日采食量也分别提高了2.4%(P>0.05)、5.3%(P<0.05)、6.8%(P<0.05);料重比则分别下降了0.95%(P>0.05)、9.8%(P<0.05)、10.4%(P<0.05);腹泻率试验B、C最优,分别为2.1%和2.8%,比对照的18.2%少16.1个百分点和15.4个百分点(P<0.01);成活率上,试验B、C组为100%,对照组为86.7%。表明复方中草药制剂可有效预防仔猪早期断乳综合征的发生,明显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秩次分析法对谷子品种区试产量性能评价的有效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秩次分析法在评价谷子[Setaria italica(L.) Beauv.]品种区试产量性能评价中的有效性。[方法]以2007、2008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组)晚熟组区试资料为例,用秩次分析法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产量结果。[结果]用秩次分析法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可以解决不均衡试验的区试资料给联合方差分析带来的困难,对参试品种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秩次分析法能较准确地评价谷子品种的产量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薯山药粉生产工艺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1
摘要:以山药为原料进行了全薯山药粉生产工艺研究。通过对全薯山药粉生产中先蒸煮再分离的工艺改进,不仅节约了护色成本,而且护色效果良好;通过对全薯山药粉生产中皮和薯分别粉碎然后再膨化造粒的工艺改进,不仅节约了山药原料成本1 969元/t,而且实现了山药价值的全部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衣芽孢杆菌16S-ITS标记及其特异性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 2011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地衣芽孢杆菌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通过对地衣芽孢杆菌TS-01的16S和ITS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差异性分析,以该区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地衣芽孢菌TS-01的特异性引物,并用该引物扩增全部受试菌种。[结果]从ITS和16SrDNA区间设计了地衣芽孢杆菌种特异性引物,特异性引物PCR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7.2℃,循环数为24个;地衣芽孢杆菌TS-01可扩增出1条905bp的标记片段,其他受试菌株均为阴性,从而证明试验得到了在种水平上对该菌种进行准确鉴定的特异16S-ITS标记。[结论]地衣芽孢杆菌TS-01分子鉴定方法的建立,为地衣芽孢杆菌的分子诊断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