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福安坦洋菜茶等品种(系)茶树根际土壤养分状况的初步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福安社口坦洋菜茶3个不同品系和福云6号、福云7号、福安大白茶根际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含量,结果表明:社口的福云6号等不同品种(系)茶树根际土壤的pH值在4.6左右,偏低;有机质含量中等,为1.00%左右;全N、速效N的含量较高;福云6号、福云7号和福安大白茶的速效P含量较为丰富,但坦洋菜茶的速效P含量偏低,速效K和CEC含量都偏低,而且坦洋菜茶的CEC含量明显比其他3个品种的低;Mn含量较高,其中坦洋菜茶明显比其他3个品种的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特征特性的观察
《福建稻麦科技 》 2010
摘要:通过对新育成的不育系1026A、1032A、1062A、29A与Ⅱ-32A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62A柱头外露率低,单株穗粒数多,其他性状与Ⅱ-32A相当;29A性状表现不如Ⅱ-32A;1026A和1032A株叶形态与开花习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8%噻虫啉SC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农药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茶园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8%噻虫啉SC63、54、45ga.i./h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7d的防效与70%吡虫啉WG45ga.i./hm2效果相当;48%噻虫啉SC63ga.i./hm2在防治后7d内对茶卷叶蛾无效,而45ga.i./hm2防治茶蚜效果良好,药后1、3d虫口减退率分别达66.86%、94.55%;48%噻虫啉SC45~63ga.i./hm2施用7d后茶丛拍落物中的节肢动物总量、茶树害虫、天敌及其重要天敌类群蜘蛛的种群数量下降率分别为46.34%~58.46%、60.11%~74.74%、24.79%~45.45%和42.86%~60.90%。48%噻虫啉SC对茶树安全,适用于茶园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建议在若虫高峰期使用,施药剂量以45ga.i./hm2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产业中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建设
《福建畜牧兽医 》 2010
摘要:从饲料生产的原料、添加剂、加工、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环节,分析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提出从加强现有饲料法规的学习与宣贯、加大行业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力度、规范饲料企业生产台帐记录并加快建立饲料质量可追溯体系、推广应用宰前配方等方面,构建肉鸡产业中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分解基质能力退化的DDRT-PCR分析
《菌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种不同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CGMCC No.0214及其分解基质能力退化菌株0214-3、0214-5进行了24对引物组合的mRNA差异显示(DDRT-PCR)分析,结果发现8对引物组合扩增出可重复的差异,并克隆了9条差异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9条差异片段代表了5个基因的差异,它们与不同生物的ATP结合盒式运输亚家族A某蛋白、碳水化合物酯酶家族4蛋白、几丁质脱乙酰基酶、乙酰木聚糖酯酶II及其他一些未知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双孢蘑菇分解基质能力退化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食用菌 mRNA 差异DNA片段 克隆 多糖类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霉菌及其代谢产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离体抑制作用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离体测定了22株木霉菌及其代谢产物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木霉菌对香蕉枯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61.76%~100.00%,20%(V/V)木霉菌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1.83%~52.69%,而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83%~74.62%和11.17%~29.37%。用20%~50%(V/V)木霉菌T05-049发酵液处理香蕉枯萎病菌球型分生孢子9 h和镰刀型分生孢子6 h,其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60%~96.40%和56.29%~85.4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农林作物害虫及其天敌资源数据库开发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利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工具和ASP.NET网络编程工具,采用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B/S构架,选择3层结构,开发了具有多种查询途径、便于互动和沟通、可扩展功能较强的8种农林作物(水稻、柑桔、茶叶、枇杷、荔枝、龙眼、毛竹和棉花等)害虫及其天敌资源数据库。一方面,专家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录入、修改或删除8种农林作物害虫及其天敌的相关图文与视频信息;另一方面,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利用多种检索方式,获得8种农林作物的害虫及其天敌信息,还可通过远程诊断专家系统、远程会议服务系统及技术论坛等方式实现用户和专家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