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白猪优良性状的测定与选育研究初报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组建6个血统12头公猪、100头母猪的长白猪核心选育群,开展高性能专门化品系选育。通过种猪场内测定,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应用GBS育种软件估计育种值,根据综合指数高低排序选留。经过5年3个世代的选育,三世代与零世代相比:达100kg日龄平均下降了8.51d,下降5.20%(P<0.05);达100kg日龄EBV值有显著的缩短(P<0.05);100kg体重的活体平均背膘厚从零世代13.55mm下降到12.16mm,下降了10.26%(P<0.05),活体背膘厚EBV显著下降(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选育研究进展
《福建稻麦科技 》 2010
摘要:2004年福建省科技厅设立了"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专题。文章主要介绍了该专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取得主要进展与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入福建受冻茶区指导科技减灾
《茶叶科学技术 》 2010
摘要:3月7日~11日,受低温霜冻天气影响,福建省茶园遭受前所未有的"倒春寒"灾害,茶园不同程度受冻,高海拔茶园受冻严重,直接影响春茶产量、品质和茶农收入。为了做好茶园的减灾工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田鸡脂肪沉积规律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通过每周测定河田鸡肉鸡(母鸡1~16周、公鸡1~14周)的体脂指标(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肌间脂肪宽度)及血脂指标[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研究河田鸡脂肪沉积规律。结果表明:①河田鸡腹脂率呈波浪变化,母鸡腹脂率10周后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②公母鸡1周龄的皮下脂肪显著低于其他周龄(P<0.05),母鸡2~9周(公鸡2~8周)皮下脂肪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10周后(公鸡9周后)皮下脂肪呈逐渐显著上升趋势(P<0.05)。③公母鸡1周龄的肌间脂肪显著低于其他周龄(P<0.05),母鸡2~9周肌间脂肪差异不显著(P>0.05),10周后呈逐渐显著上升趋势(P<0.05);公鸡肌间脂肪随周龄阶段呈显著阶梯上升趋势(P<0.05)。④母鸡皮下脂肪与腹脂率、肌间脂肪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公鸡肌间脂肪与腹脂率、皮下脂肪均呈显著相关(P<0.05)。⑤不论性别,河田鸡各周龄的血脂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脂指标间相关极显著(P<0.01),但与周龄、体重及体脂指标均无显著相关(P>0.05)。⑥河田鸡体脂与周龄或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可利用二次曲线回归方程估测河田鸡体脂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日粮纤维应用研究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 2010
摘要:日粮纤维不足或缺乏是导致发达国家"现代文明症"(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结肠癌等)的主要原因之一。日粮纤维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受到各国营养研究者的高度关注。Trowell博士第一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花粉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综述了目前研究已发现的与水稻花粉发育相关的基因,包括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花粉囊蜡质发育、绒毡层发育、胼胝质沉积、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雄配子发生过程、花药开裂等,并就水稻花粉基因研究的动态,阐述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两性株株性转化时温度对叶片内4种物质含量的影响
《热带生物学报 》 2010
摘要:研究了番木瓜两性株株性发生变化时,温度对叶片内蛋白质、淀粉、水分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蛋白质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8℃较33℃减少了28%,41℃较38℃减少了1.3%;叶片淀粉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5℃较33℃减少了2.9%,38℃较35℃减少了20%;叶片水分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升有降,35℃较33℃水分含量减少了1.9%,38℃较35℃水分含量却增加了1.4%;株性分化时(37~38℃)叶片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与株性稳定时(33~34℃)相比有所下降,但其中的天门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的含量增加。高温下,番木瓜两性株的株性变化可能与叶片内蛋白质、淀粉、水分、游离氨基酸等物质含量的变化有关。
关键词: 番木瓜叶片 两性株株性转化 蛋白质 淀粉 游离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