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份为:玉米淀粉1.0%、豆粉1.0%、(NH4)2SO40.5%、MgSO4·7H2O0.1%、FeSO4·7H2O0.03%、K2HPO4·3H2O0.02%、KH2PO40.01%;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5,温度35℃,接种量3%,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22~26h。优化条件下发酵水平活菌数达到8.52×1010cfu/mL。

关键词: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 发酵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玻璃基质缓释肥料的养分淋溶特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以自制的玻璃基质缓释肥料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壤淋溶方法,研究玻璃缓释肥料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培养28d后玻璃肥料的氮、钾累积释放率分别为普通肥料的81.34%和75.32%(P<0.01),极大的减少了养分淋溶损失。玻璃肥料在淋溶的中后期仍有一定的氮、钾释放速率和释放量,减少了养分损失率,有效地延长了氮、钾养分供应期,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关键词: 玻璃基质 缓释肥料 土壤淋溶 养分释放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菜用枸杞品种的生长特性及营养品质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同一栽培条件下,对上引枸杞、漳农引枸杞、甘枸杞1号、甘枸杞2号4个菜用枸杞品种的扦插成活率、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进行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上引枸杞扦插成活率最高。产量方面,上引枸杞>甘枸杞1号>甘枸杞2号>漳农引枸杞,其中上引枸杞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28.00%~162.48%。营养成分方面,上引枸杞钙含量最高,为112.18 mg/100 g;铁含量以甘枸杞2号最高,为20.69 mg/100 g,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141.99%~291.86%;维生素C、锌含量以甘枸杞2号最高,其中锌含量达11 mg/kg,比其它3个品种高出57.14%~83.33%;蛋白质含量漳农引枸杞最高,为7.88 mg/100 g;4种菜用枸杞氨基酸总量皆处于较高水平。

关键词: 菜用枸杞 生长特性 产量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规模猪场种猪猪瘟抗体检测与猪瘟净化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摘要:采用HerdChek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福建省10个不同规模养猪场的种猪血清抗体,评价种猪群猪瘟免疫状况。结果表明:10个猪场种猪群猪瘟抗体平均合格率(抗体阻断率≥50%)为88.11%,猪瘟抗体平均不合格率(抗体阻断率<50%)为11.89%。随后对猪瘟抗体不合格的种猪注射猪瘟活疫苗加强免疫,28d后再次检测猪瘟抗体,10个猪场种猪群猪瘟抗体平均合格率达到91.44%,比首次检测提高了3.33个百分点,结合2次猪瘟抗体检测结果,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的种猪;并初步探讨了以抗体检测为基础的猪瘟净化措施。

关键词: 猪瘟 抗体 检测 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区单季稻和再生稻早播气候效应观察

福建稻麦科技 2010

摘要:为探寻山区单季稻和再生稻高产气象技术,在尤溪县高山区和低山区分期播种5个杂交稻品种。结果明确,不论低山区或高山区于3月中旬早播种,将产量物质形成期调整在强光适温的季节,结实率高,比迟播田增产5%~10%。其中2个具有较强再生力的品种在低山区早播种,再生季安全开花结实,比迟播田成倍增产。结果表明早播种趋利避害利用气候资源,充分发挥了气候生态的生产潜力。

关键词: 水稻 播种期 气候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素和功能性寡糖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福建畜牧兽医 2010

摘要:益生素和功能性寡糖具有无污染、无残留、安全可靠、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益生素和功能性寡糖的作用机制、协同作用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期为益生素和功能性寡糖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益生素 功能性寡糖 作用机制 协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不同海拔铁观音茶园采集了根系区域土壤,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共检测22个PLFAs,不同的PLFAs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分布差异明显,可分为完全分布和不完全分布两种类型。高海拔(834m)茶树根系土壤分布的PLFAs种类和数量都最多,分布最高的前3个生物标记为16:0(指示细菌)、18:3ω6c(6,9,12)(指示真菌)、18:00(指示嗜热解氢杆菌)。对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s分析表明,代表细菌的16:0、代表真菌的18:3ω6c(6,9,12)和代表放线菌的10Me16:0相对生物量在不同海拔茶树根系土壤中分布量不同,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放线菌,真菌分布量最小。微生物群落PLFAs标记聚类结果显示,当欧氏距离为11.51时,可将不同海拔茶园根系土壤的PLFAs生物标记分成3个大的类群,类群I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中等,类群Ⅱ的PLFAs生物标记为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高,类群Ⅲ的PLFAs生物标记为不完全分布且分布量较低。分析多样性指数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是海拔834m处最大,海拔717m处最低。

关键词: 海拔 根系土壤 磷脂脂肪酸(PLFAs)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茶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葫芦的形态特征及药剂防除初步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春季水葫芦形态学特性的多态性,同时采用灌根法和喷叶法,研究此研究室自行研制的水葫芦防除药剂"杂草克乐"对水葫芦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株根体积与株重、株幅、叶片数、株高和分蘖数的相关性依次下降。在药剂施用方法中,灌根法比喷叶法有更好的致死效果,在4种药剂中,杂草克乐粉剂和农旺757粉剂表现出更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水葫芦 形态 药剂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对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和N_2O排放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控释肥对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具有明显控制氮素释放的作用。在培养的前23d,控释肥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低于尿素处理,而后则高于尿素处理。各肥料处理土壤NO3--N含量均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但不同肥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8d培养期间,施入控释肥的土壤反硝化氮损失量为30.33~30.91mg N·kg-1土,比施加尿素处理土壤低13.83~14.41mgN·kg-1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控释肥降低氮肥的反硝化损失达3.45~3.60个百分点。控释肥处理土壤N2O累积释放量约为15.71~20.45mgN·kg-1土,比尿素处理高0.86~5.60mgN·kg-1土,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控释肥 尿素 硝化反硝化 N2O排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酒苹果酸乳酸发酵耐硫优良菌株的筛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菌体增长倍数和菌量级别为指标,以Lac101和酒明串珠菌6066为对照菌,考察了从枇杷酒中分离的12株乳酸菌对SO2、乙醇、酸、温度的耐受能力和苹果酸乳酸发酵活力。结果表明,杆菌中的R23与球菌中的R33、R35综合能力最强,可在SO2和乙醇浓度分别为120 mg/L和13%(v/v),pH3.0时维持生长,在18℃下菌量可达109CFU/mL,3菌株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活力均在100u以上,综合性能均优于对照菌Lac101和6066。R23与R33、R35是3株优良的枇杷酒苹果酸乳酸发酵菌株。

关键词: 枇杷酒 乳酸菌 苹果酸乳酸发酵 耐硫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