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NPN”补充料对肉牛增重效果试验
《中国牛业科学 》 2011
摘要:[目的]为了验证"NPN"补充料对肉牛增重效果,进行本试验。[方法]试验将西杂牛2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试验组在精料中添加"NPN补充料",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不添加"NPN补充料"。经过80 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肉牛总体重5 116.8 kg,比对照组的4 806.1 kg多增重310.8 kg,平均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307.37 g,日增重提高27.3%,差异显著(P<0.05);增重耗料比试验组为1∶2.9,比对照组的1∶3.4提高16.8%;试验组增重耗草比为1∶12.7,比对照组的1∶17.1提高34.65%,差异显著(P<0.05);经济效益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7.1%,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NPN"补充料对肉牛增重具有显著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管理信息系统研发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是解决工矿区因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旨在结合"3S"技术,通过高效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使得工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实现定量化、系统化、可视化管理,从而提高工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功能和效率。对近20 a来国内外工矿区土地复垦信息化管理的研发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明确了未来矿区土地复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方向,即紧密结合我国土地复垦管理体制机制及技术规范,尽可能提高系统的智能化、便捷化。
关键词: 工矿区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管理信息系统 3S技术 资源环境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霞"油桃的生物学特性及肥水管理技术要点
《安徽农学通报 》 2011
摘要:"锦霞"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油桃育种课题组用大久保和兴津油桃杂交F1代与兴津油桃实生F1代杂交选育的早熟油桃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该品种在晋中地区7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为85~91d,平均单果质量160g,最大单果质量375g,与同期成熟的美国品种"NJN76"比较,"锦霞"油桃在花芽抗冻性、果实抗裂果性、丰产、稳产性等方面均表现优秀;特别是果实风味香甜爽口,具浓郁的桃香味,明显优于国内外同期成熟的油桃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甜高粱生物产量高、茎秆多汁多糖、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最具优势的生物质能源作物之一,其含糖量高是主要性状之一。综述了与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有关的遗传变异、遗传力、遗传模型、遗传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茎秆含糖量育种选择的观点,以期为高产优质甜高粱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硒荞麦品种资源的筛选
《辽宁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用荧光法对中国现有19个苦荞2,4个甜荞栽培品种和苗头品系进行硒含量的测定,筛选出高硒含量苦荞品种2个、品系2个及高硒甜荞品种2个,品系2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煤沉陷区复垦前后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变化特征分析
《生态科学 》 2011 CSCD
摘要:采用能值理论分析方法,比较采煤沉陷区复垦前后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和输出,结果显示,复垦后的能值总投入是复垦前的2.7倍,能值总输出是复垦前的3.1倍,能值投入率是复垦前的7.4倍,说明复垦后的农、业生态系统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人均能值用量是复垦前的2.7倍,表明复垦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由于复垦后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各产业结构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因此,净能值产出率由复垦前的0.28降低到复垦后的0.14,但环境负荷率由复垦前的0.5上升到复垦后的3.7,系统稳定性指数由复垦前的0.10上升到复垦后的0.36,从而说明,复垦后的农业生态系统相对复垦前循环利用率和持续发展程度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蛋白晋谷44号选育及其利用
《中国种业 》 2011
摘要:玉米作为饲料粮大力推广种植已被人们公认,但是一般适宜种植在有浇灌条件的中上等地块。由于我国水资源越来越缺乏,选育节水、抗旱性能强的品种已列为育种的议事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