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cDNA-AFLP技术分离草菇冷诱导表达基因
《园艺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cDNA-AFLP技术筛选获得了5个草菇冷诱导表达基因片段VC1、VC2、VC3、VC4和 VC5。测序结果表明,5个DNA片段大小分别为247bp、219bp、172bp、350bp和171bp。同源性BLAST 搜索结果显示,VC1、VC2、VC3、VC4和VC5片段目前都没有同源的核酸序列;VC1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 列与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的假拟蛋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VC2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水稻的 AMP脱氨酶具有一定的同源性,VC3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Daniorerio的糖原合酶激酶3α具有较高的 同源性,VC4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Leuconostocmesenteroides的假拟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VC5片段翻译 的蛋白质序列没有搜索到同源序列。


砖红壤中氨挥发特征研究初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室内土柱模拟,以砖红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肥料投入量、氮肥品种、种植模式与氨挥发特征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尿素在砖红壤中氨挥发过程可分为快速挥发和慢速挥发2个阶段;不同尿素投入量下,氨累计挥发量并不总是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尿素用量超过375Nkg·hm-2后,其累计挥发量并无明显增加。不同种植模式下,休闲处理氨挥发速率均相对高于对应的种植玉米处理;从休闲处理各氮肥品种氨挥发最大速率来看,碳铵>复混肥a>尿素>复混肥b;从各氮肥品种氨累计挥发量来看,复混肥a>碳铵>尿素>复混肥b;各种氮肥品种的氨累计挥发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均可用动力学方程Yt=a+blnt来表示。


草甘膦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农药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草甘膦在5种浓度下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该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及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生长速率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随药剂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加药后2 ̄7d,对细菌种群数量的抑制率为17.5% ̄100%,抑菌圈直径达0.07 ̄0.87cm;对放线菌种群数量的抑制率为2.1% ̄100%,抑菌圈直径达0 ̄0.83cm;对真菌种群数量的抑制率为9.9% ̄100%,生长速率的抑制率达7.3% ̄85.7%。随着加药时间的延长,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逐渐减弱。


一种改进的富含多糖的芒果组织中完整总RNA提取方法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次用0.25体积无水乙醇和0.11体积的5mol·L-1醋酸钾溶液(pH4.8)去除多糖,并用硼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去除多酚,成功地从0.2 ̄0.3g富含多糖和多酚的芒果嫩绿色、砖红色和转绿期的叶片以及果皮和果肉组织中提取到完整总RNA,所提取的RNA在体外能成功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此法的全过程共需要22 ̄24h。


番荔枝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防真菌的筛选
《果树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荔枝根腐病是番荔枝的严重病害。在广东湛江番荔枝果园中,从病根中分离到了5种不同的真菌菌株,其中有致病力的3种:寄生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棕榈疫霉(P.palmivora)、镰刀菌(Fusariumsp.),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寄生疫霉次之,棕榈疫霉的致病力较弱。致病力测定表明了以上二3种真菌菌株均有可能为湛江番荔枝根腐病的病原菌。分别以各病原菌为靶标,用对峙培养法,从果园健康番荔枝的根际土壤和果实、叶片筛选到了3个对上述病原物都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生防菌株,经初步鉴定均为木霉菌(Trichodermasp.)。防效测定表明,这些拮抗菌株均有很好的防效,是极具开发潜能的生防菌株。


尿素在砖红壤中的淋失特征Ⅱ——NO_3~-—N的淋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大型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尿素施用量与砖红壤中NO3--N的淋失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渗漏液中20cm处NO-3-N浓度变化趋势相似;60cm处渗漏液中各处理NO-3-N最高浓度值均显著高于对应的20cm处;120cm处渗漏液中各处理NO-3-N浓度在39d前无显著变化,之后迅速上升并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最高浓度值与施肥量的关系可用方程y=0.5257x+138.2来表示。从120cm处NO-3-N累计淋失量来看,其累计淋失量与施肥量的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y=0.478x+204.26;最后对各处理NO3--N累计淋失量Yt(gN)与时间t(d)的关系进行拟合。


海绵体上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菌B2817的分离与鉴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镰刀菌-细胞毒组合筛选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32株从海绵体上分离出的细菌进行筛选,得到4株抗肿瘤活性较好的细菌.经活性检测,发现菌株B2817的发酵液在稀释100倍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鼻咽癌细胞CNE和小鼠肉瘤细胞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92%、90%和95%,而对正常的人肝细胞的抑制率仅为8%.经多相分类学鉴定,发现B2817是弧菌属中一个种,与弧菌属中的产气弧菌Vibriogazogenes亲缘关系最近,但两者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子遗传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故认为B2817可能是弧菌属的一株未被认识的新种.图1表3参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