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引进天敌椰甲截脉姬小蜂防治椰心叶甲的可行性探讨
《昆虫知识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2 0 0 2年海南省首次在海口市发现新入侵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以来,现该虫已蔓延到海南省的1 1个市县。从地理纬度、气候条件、寄主分布范围等自然条件来看,椰心叶甲也完全有可能向高纬度的临近省份扩散。直接影响到种植业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防治该虫迫在眉睫。通过海南省的生态条件,椰心叶甲的寄主和天敌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引进天敌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hispinarum防治该害虫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甜瓜‘黄蛋子’子叶再生完整植株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通过不定芽发生途径建立甜瓜‘黄蛋子’体细胞再生完整植株的技术体系,并了解掌握该品种的再生能力和再生特点,以‘黄蛋子’的幼龄子叶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条件下的再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MS+6-BA2.0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发出的再生芽(丛)为不定芽来源。58块外植体的不定芽分化频率平均为44.8%,并产生质地、数量不等的愈伤组织。在MS+6-BA0.05mg/L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上,分化的不定芽(丛)能够伸长长大,但存在程度不同的玻璃化现象。在1/2MS+IAA0.5mg/L生根培养基上无根苗发根,生根率可达99%。与相关文献中报道过的其他甜瓜厚皮品种相比较,‘黄旦子’属再生能力弱的品种,但品种内个体之间存在再生能力上的明显差异,通过选择自交技术有可能获得再生能力得到提高的纯化株系。


利用TAIL-PCR技术克隆猴头菇β-glucosidase基因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知的β-glucosidase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猴头菇的菌丝体中克隆到β-glucosidase基因片段B1,再利用TAIL-PCR技术扩增B1两端的侧翼序列B2和B3,B2和B3序列经Blastn、ORF和Primer5·0软件分析后,再设计B2和B3侧翼序列的特异引物对猴头菇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最终扩增到全长的β-glucosidase基因,其大小为2226bp。
关键词: 猴头菇 β-glucosidase基因 TAIL-PCR基因克隆


柳杉苗木综合营养诊断I.田间DRIS图解法
《福建林学院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N、P、K三元二次旋转回归法,根据1年生柳杉苗木现实生物量的差异,划分2种不同的产量类型,以高产量类型作为最适值,结合DR IS诊断图的绘制和应用,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苗木体内氮、磷、钾的养分含量及其需求程度,对柳杉苗期进行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柳杉苗期叶片3元素浓度最佳比值范围为:N/P=9.439 8±1.345 7,N/K=3.263 9±0.178 7,P/K=0.359 2±0.045 6.以三元二次旋转回归法设计的各处理苗木为例,列出各元素的DR IS诊断相对需肥次序,证实了营养诊断的准确性.


海南省番石榴根结线虫病病原的种类鉴定及其寄主范围的测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源自海南省3地侵染番石榴的9个根结线虫群体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同工酶分析,对4个代表性群体在10种常见经济作物15个品种上的繁殖力进行了测试。同工酶鉴定结果表明,病原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 eloidogyne enterolo-bii)。生物测试发现或证实:携带M i基因的抗性番茄以及菜豆、豇豆、茄子、黄瓜、西瓜、辣椒、烟草为供试象耳豆根结线虫群体的高度适宜寄主,大豆为低度适宜寄主,棉花为非寄主。寄主范围的测试结果提示,象耳豆根结线虫可潜在地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啶虫脒·高氯微乳剂配方的研究与室内毒力测定
《农药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啶虫脒和高效氯氰菊酯都是生物活性很高的杀虫剂。为了在提高其杀虫活性的同时降低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减少制剂中有机溶剂的用量,介绍了一种新剂型4%啶虫脒·高氯微乳剂。简要叙述了该剂型的特点、配方选择、贮存稳定性、确立了较佳的配方组成及质量控制指标。采用桃蚜作试虫进行杀虫活性测定。4%啶虫脒·高氯微乳剂与4%啶虫脒·高氯乳油、啶虫脒乳油、高氯乳油药效作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微乳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该微乳剂品种成本低、药效好、质量稳定,使用安全、社会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