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树林土壤细菌群落16SrDNAV3片段PCR产物的DGGE分析
《微生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土壤中抽提微生物总DNA ,直接扩增 16SrDNAV3片段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和分子克隆技术分析 16SrDNAV3片段的多态性 ,发现地域因素和红树品种都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因素。通过对杯萼海桑土壤 16SrDNAV3片段PCR产物两个DGGE条带进行分子克隆、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 ,发现每个DGGE条带包含着许多不同的 16SrDNAV3片段 ,并且其中多数为NCBI未收录的序列。这表明DGGE和克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一种可行方法。


尿素在砖红壤中的淋失特征 Ⅰ.NH_4~+-N的淋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大型模拟土柱研究不同尿素施用量与砖红壤中NH4+-N的淋失关系。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渗漏液 中20 cm处NH4+-N的最高浓度值与施肥量大小成正相关,60 cm和120 cm处渗漏液中NH4+-N浓度值与施肥量关 系不大,但120 cm处渗漏液中NH4+-N浓度仍超过水体富营养化标准0.2 mg/L。在砖红壤中,尿素以NH4+-N形态 大量淋失的可能性不大。


利用柱花草为受体表达口蹄疫病毒外壳蛋白VP1的研究
《云南植物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口蹄疫病毒外壳蛋白VP1基因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并转化到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菌株LBA4404中,采用叶盘转化法转化柱花草(Stylosanthesspp.)栽培品种热研二号柱花草(S.guianensiscv.ReyanⅡ),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PCR、PCR-Southern blot和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VP1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柱花草植株的核基因组中。经RT-PCR、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VP1基因已在转基因柱花草中获得转录。


双T-DNA表达载体转化大豆的研究
《大豆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含有筛选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双T-DNA共转化表达载体pLIN61,经农杆菌EHA101介导,采用子叶节转化法转化大豆,使用除草剂Glufosinate作为筛选剂,获得了一批携带有玻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转基因大豆,转化效率为2.0%,共转化频率及实际转化率分别为56.25%、1.12%。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玻璃苣D6D已经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上。RT-PCR检测结果显示,玻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大豆的转录水平上得到了表达。
关键词: 共转化表达载体 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转基因大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