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酸性硫酸盐土壤上几种磷矿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酸性硫酸盐土壤未垦和已垦地上进行的磷矿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未垦地上直接施用磷矿粉对水稻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水稻株高、分蘖数、穗数的增加上.但在已垦地上磷矿粉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不甚明显.施肥后对相关的土壤肥力状况变化也进行了报道.


树木发育阶段理论及其在橡胶树育种中的应用(综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一个多世纪来,树木发育阶段理论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果树育种、造林、园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树木发育阶段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发育阶段转变的遗传基础、分子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却进展缓慢,对各个阶段的发育特性和利用潜力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范围。本文就树木发育阶段理论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在橡胶树育种中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粤西地区橡胶树炭疽病流行因素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对橡胶树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调查、观察结果表明,病菌越冬场所广泛,其寄主带菌率高( 40%~100%)。一年中只要抽嫩叶病菌都可以侵染为害,在橡胶树抽第一蓬叶时遇上雨天高湿环境病害就可流行。分析粤西地区20 a资料发现,嫩叶期间的雨日和>90%RH的天数、嫩叶期长短、嫩叶期寒潮(11~15℃)的天数及最低温度在11℃以下的天数与病害流行密切相关。嫩叶期间的雨日和>90%RH的天数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低温阴雨天气是加速病害发展的重要条件。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从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trainAKE10)中分离其质粒并以质粒DNA为模板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特异扩增出一条长约720bp的DNA片段,经克隆及序列测定表明,为根癌农杆菌AKE10质粒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与Genebank中公布的核苷酸序列具有100%的同源性。与A.tumefaciensPO22、Tm-4、BO542菌株和A.vitisCG474、Tm4菌株质粒中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0%、89%、86%、89%和89%;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0.42%、88.23%、90.10%、89.58%和89.12%。成功构建了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T,为探索植物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作用机理及激素互作等研究打下了基础。


外源茉莉酸诱导巴西橡胶树乳管分化的酶学研究(Ι)
《热带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以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Mull.Arg.)无性系热研7-33-97芽条增殖苗圃中具有3篷稳定叶的萌条和橡胶树无性系RRIM600成龄树为材料,研究外源茉莉酸对萌条树皮组织的脂氧合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以及对成龄树胶乳和树皮组织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茉莉酸处理使橡胶树7-33-97萌条第1篷(顶篷)叶和第3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脂氧合酶活性升高,外源茉莉酸与脂氧合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伤木酚(nordigyroguaiareticacid,NDGA)一起作用时可降低外源茉莉酸对脂氧合酶的诱导效应,并相应地抑制了外源茉莉酸刺激橡胶树乳管分化的作用;(2)外源茉莉酸可显著地诱导成龄开割橡胶树RRIM600胶乳的脂氧合酶活性,而对其树皮组织的脂氧合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3)外源茉莉酸大幅度地提高了橡胶树7-33-97萌条第1篷叶和第3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4)外源茉莉酸处理中,橡胶树7-33-97萌条第1篷叶和第3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对外源茉莉酸的反应不同,即外源茉莉酸对萌条第3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谱没有影响,但使萌条第1篷叶伸长单位树皮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其同工酶谱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橡胶树萌条次生乳管的?


番荔枝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热带果树番荔枝(Annona spp.)在选种育种和栽培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实生树和砧木选种,杂交育种,人工授粉,产期调节以及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生态因子对番荔枝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国内番荔枝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