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热带牧草与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草地学报 2000 CSCD

摘要:选用热带主要牧草草种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豆科牧草氮和钙的浓度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耗氮量虽然比禾本科牧草多 ,但由于豆科牧草具有固氮作用 ,因而对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消耗量却比禾本科牧草低

关键词: 热带牧草 草地 持续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胺在RRIM600橡胶树割面上的分布及与割胶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2000 CSCD

摘要:分别以3割龄和6割龄RRIM600胶树为材料比较了多胺在割面与非割面、高割线与低割线上的分布差异,并讨论其与割胶的关系。胶乳中含有Put、Spd和 Spm 3种多胺,以Put含量为主。割面上的Put和总PAs含量高于非割面。割面上离割口越近Put含量越高,其生物合成越活跃;非割面上的Put及其它多胺垂直变化不大。低割线上的各类多胺含量均高于高割线。割胶促进排胶,也促进多胺的生物合成。

关键词: RRIM600 橡胶树 割胶 多胺 腐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属植物抗黑痘病基因的RAPD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中国野生葡萄部分种和株系、欧洲葡萄及其杂种、葡萄种间杂交组合毛葡萄商-24x欧洲葡萄龙眼的F_1群体对黑症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中国野生葡萄的部分种和株系对黑痘病表现了高度的抗性。种间杂交后代对黑痘病的抗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欧亚种葡萄品种间对黑痘病的抗性存在抗病和感病两种类型。欧美杂种葡萄品种间对黑症病的抗性只存在抗病程度的差异。运用RAPD技术,采用集群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的方法进行葡萄抗黑痘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获得了与抗病基因相连锁的RAPD标记:OPV02-600和OPJ13-300,并在杂种后代、葡萄野生种、河岸葡萄和欧洲葡萄中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葡萄 抗黑痘病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后芒果、香蕉果皮PAL活性变化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2000 CSCD

摘要:热处理后芒果、香蕉果实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与炭疽病发生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实采后经热处理或接种炭疽病菌均可诱导芒果、香蕉果实果皮PAL活性提高,处理后 2 d,果皮PAL活性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热效应的减弱,果实的后熟,酶活性逐渐下降,直至果实完熟时达最低值,然后随着炭疽病的出现,PAL活性又有所上升。经热处理的果实,贮藏期间炭疽病发生速度较慢,发病率低,果皮PAL活性处于最低值。

关键词: 热处理 芒果 香蕉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炭疽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糖合酶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甘蔗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CSCD

摘要:从担子菌灰树花的菌丝体中提取总RNA,并纯化出mRNA,经RT-PCR扩增得到一长约2.2kb的片段,经测序,其全长2199 bp,包括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随后将此片段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了一植物表达载体(pBT),又将此片段加上ubi-L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构建了另一植物表达载体(pUBT),然后通过基因枪法分别用植物表达载体pBT和pUBT转化甘蔗,再生植株的点杂交和PCR-Southern杂交证明海藻糖合酶基因已整合进甘蔗的基因组中。

关键词: 海藻糖合酶基因 克隆 甘蔗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丁质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酶对柱花草胶孢炭疽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草地学报 2000 CSCD

摘要:构建了几丁质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表达 35k D的蛋白质。几丁质酶粗提物在体外对柱花草胶孢炭疽病原菌有极显著的抑菌效果

关键词: 几丁质酶 基因表达 炭疽病原菌 抑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物间同源性和裂口对PCR扩增的影响

生命科学研究 2000 CSCD

摘要:采用 PC/ Gene软件对能扩增出特异带和不能扩增的 PCR引物进行同源性比较 ,同源间“裂口 ( gaps)”差数的统计 ,得出同源率小于或等于 35% ,“裂口”差数大于或等于 3,是获得理想 PCR扩增效果的关键参数之一的结论 ,为引物设计提供了一条直观的依据

关键词: PCR 引物同源率 “裂口”差数 PC/Gene软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变异研究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inhA基因的变异机理。方法 用katG、inhA基因片段为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 ,克隆后制备质粒 ,直接测定DNA序列。结果  15株耐异烟肼菌株均有katG基因突变 ,主要为点突变 ,其中 14株有 4 63位和 3 15位AA密码子改变。在 18个耐异烟肼菌株中 ,全部出现基因inhA基因变异 ,主要为点突变和缺失 ,以单个位点变异为主 ,各菌株变异不同。katG、inhA基因同时出现变异的比例高。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变异复杂 ,我国耐多药结核菌株与国外的菌株katG、inhA基因变异特点不同。

关键词: 分枝杆菌结核 抗药性,微生物 DNA突变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特有的RAPD标记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野生葡萄种间杂交组合毛葡萄商 - 2 4×欧洲葡萄龙眼的 F1群体为试验材料 ,运用 RAPD技术 ,采用集群分离分析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的方法进行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获得了与抗病基因相连锁的 RAPD标记 :OPJ1 3- 30 0 ,并在杂种后代、中国葡萄野生种、河岸葡萄和欧洲葡萄中进行了验证。这为抗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利用图谱克隆抗病基因及最终将抗病基因导入优良栽培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野生葡萄 抗黑痘病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泰生防治芒果炭疽病效应

热带作物学报 2000 CSCD

摘要:在芒果嫩叶及开花期间每隔 7- 10 d喷 1次 1000~2 000 u g/mL安泰生或 1000ug/mL多菌灵杀菌剂可极显著地降低芒果叶片炭疽病的发生;果实中的潜伏侵染炭疽菌菌量亦显著地减少并且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炭疽病的严重程度。其中 2 000 ug/mL安泰生效果最好,其防治叶片炭疽病效果达81.58%;采后果实炭疽病防效达63.21%。大田喷安泰生后还可适当提高果实产量和外观质量。

关键词: 芒果 炭疽病 安泰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