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毛叶枣种子的萌发特性
《果树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毛叶枣种子鲜播发芽率很低,30 d后发芽率最高,贮藏寿命约为 360 d。种子萌发力与种子胚发育状况和品种特性有关。温度是影响毛叶枣种子萌发的一个重要因子。以30 ℃为宜,25℃及以下低温和35℃高温对发芽不利。硬核壳对水分渗透有阻碍作用,但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100~200 mg·1~(-1)GA_3能有效促进种子的萌发。


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纯化重组抗菌肽研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0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自行制备的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对N端含六个组氨酸标记的重组抗菌肽进行了分离纯化 ,并较好地解决了金属离子泄露问题 .实验表明 ,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性能优于传统琼脂糖凝胶介质 ,完全适用于分离纯化含有多组氨酸标记的重组蛋白质 .


巴西橡胶树不同高度导管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嫁接树导管结构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0 CSCD
摘要:用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不同高度导管的结构特征和树皮嫁接的砧穗接合区导管。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从枝条、树干、根茎过渡区到小侧根的新形成的木质部导管孔径变化曲线近似“ M”形,导管密度变化曲线则近似“U”形。在树干一定高度导管孔径值有一个高峰,在根茎交界区导管孔径值和密度值都处于低谷,在枝条和细根部分,导管孔径值和导管密度值表现为负相关。树皮嫁接接合区的接穗和砧木的导管结构具有显著差异,接穗导管大于砧木。造成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位置效应,即取材时接穗在原来亲本中的位置和嫁接接合处在砧木中的位置不同。提供了与发育阶段无关的位置效应在嫁接中具有作用的初步证据,提出了“位置信息记忆”的概念。


海南省潜伏香蕉果实的炭疽菌对特克多的抗药性
《菌物系统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海南省13个地区的67个Colletotrichum musae(Berk. & Curt.)Arx菌株进行抗药性检测,所测菌株均表现出敏感,即未产生特克多抗药性。室内采用高浓度特克多和90~95%致死剂量紫外光进行抗性诱导,获得的抗性菌株均能在1000g/ml特克多的PDA培养基上生长,但EC50值相差很大,最高达130g/ml,而最低为0.87g/ml。抗性菌株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均表现正交互抗药性。连续无毒培养10代后,所有菌株仍可在5g/ml特克多的培养基上生长,表现抗性遗传稳定。抗性菌株的产孢能力和致病力与敏感菌相比并没有下降,表现很高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香蕉潜伏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 特克多 抗药性


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8—333的选育
《热带作物学报 》 2000 CSCD
摘要:热研8-333是一个早熟高产、干胶含量较高,并有一定抗寒力的橡胶树优良新品种。在高比区,其干胶产量在第3割年就高达 5.82kg/株和 2 627 kg/hm2,第 1~7割年平均年产干胶4.99 kg/株和 2 172 kg/hm2,分别比对照 RRIM600增产 57.9%和 72.2%。在海南农垦1998年橡胶树优良品种汇评中被评为中规模推广级,可在海南中西部中风区推广种植。


可食性木薯淀粉复合膜研究
《食品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次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木薯淀粉(CS)制备可食性复合膜的工艺条件及各因素对研制膜性能的影响。研制的CS、CS/MC、0.5%(S-P)+CS/MS、1%(S-P)+CS/MC四种新型食用膜之水蒸汽透过系数与温度之间关系难用Arrhenius模型拟合,佳能低密度聚乙烯(LDPE)保鲜纸与T的关系满足In(WVP)=29.35-7.03·T-1。


海藻糖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生命科学研究 》 2000 CSCD
摘要:从担子菌灰树花的菌丝体中提取总 RNA,并纯化出 m RNA,m RNA经反转录合成c DNA第一链 ,以 c DNA第一链为模板经 PCR扩增海藻糖合酶 ( Tsase)基因 ,获得一长约2 .2 kb的片段 ,把该片段连接到 p GEM○R- T- easy vector上进行测序 ,其全长共 2 1 99bp.随后将此片段以正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 p BI1 2 1的 35S启动子和 NOS终止子之间 ,构建了一植物表达载体 p BT;又把 ubi- L启动子插入 p BI1 2 1的 H ind + Xbal位点构建 p UB,再把海藻糖合酶基因以正向插入载体 p UB的 Bam H1 + Sst1位点构建了另一植物表达载体 p UBT.


热带落叶树降香黄檀次生韧皮部薄壁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季节变化
《云南植物研究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热带落叶树降香黄檀 (DalbergiaodoriferaT .Chen)末端小枝次生韧皮部韧皮和射线薄壁组织细胞的季节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内贮藏物质(其中包括中央液泡中的贮藏蛋白质 ,质体中的淀粉粒、类脂球和铁蛋白 ,以及圆球体中的类脂等 )的周期性的积累和消耗。降香黄檀在冬季落叶期不出现在温带落叶树木中看到的与抗寒有关的若干细胞学改变。降香黄檀也象温带树木一样 ,薄壁细胞在落叶期形成高度折叠的质膜 ,并由此形成无数的小泡。有人认为 ,温带树木中的这些结构与抗寒有关 ,但我们认为 ,它们在热带树木中的作用可能是实现细胞间物质的转运。降香黄檀与温带树木薄壁细胞季节变化的差异可以解释为它们对各自生存环境条件的适应
关键词: 热带树木 韧皮部 液泡 贮藏蛋白质 质体 质膜 降香黄檀


坚尼草适应性试验研究
《草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对近年引进的坚尼草新品系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研究 ,以筛选出适宜南方热带、亚热带的优良品系。结果表明 ,参试的 2 3个坚尼草品系 ,在本地区均能越冬 ,正常生长。其中有 8个品系的鲜草产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产量排在前 3位的品系 :CIAT6 96 6、CIAT6 172、CIAT6 90 1,年平均鲜草产量分别为 96 795.0 kg/hm2、90 987.3kg/hm2、84 547.4 kg/hm2 ,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 6 4 .9%、55.0 %、4 4 .0 %。

